(术语)Vinirudha,译曰灭。四谛中之灭谛是也。大乘义章一曰:“言毗尼者,是外国语,此翻为灭。外国说灭凡有三种:一者涅槃;二尼弥留陀,谓四谛中灭谛名也;三曰毗尼。”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为大日经所说六十心之一。即对于无疑虑法生起疑虑之心,而与六十心中之痴心、疑心相类似。痴心与闇心虽同属于痴烦恼...诸佛之身业能普遍利益众生,驱除热恼,故喻为树。仁王经卷上(大八·八三八上):“法王无上人中树,普荫大众无量光...明者智慧,行者实践,足者圆满,明行足就是智慧和实践都达到很圆满的境地。佛十号之一。...由发菩提心而生起归依佛、法、僧之一念,以趋向菩提。 p51...【离蕴计我】 p1425 成唯识论一卷三页云:中离蕴我、理亦不然。应如虚空,无作受故。...(一)即指阴历正月、五月、九月等三长斋月。据法苑珠林卷八十八载,于此三月内,帝释天、四天王等鉴察人间之善恶,故...阿底峡,是中国西藏地区在朗达玛王灭法之后,复兴佛教的第一位重要人物。他是社护罗国(即今孟加拉国)人。他的父亲就...(植物)在帝释天喜林园之树名。劫波为时之义。应时而出一切所须之物。六波罗蜜经三曰:喜林园苑游止无期,波利质多...【八识二执】 二执为我执与法执,此在八识中并不相同。前五识与第八识,一向无执;第六识与第七识,二执俱有,同时...流转于生死之门。在四圣谛中,苦集二谛是流转门,灭道二谛是还灭门。...(经名)佛说阿难同学经,一卷,后汉安世高译。掘多比丘欲还俗,阿难启佛开示之,使之证果入灭。...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舍离国。食时到,入城乞食。时毘舍离城中,有一梨车,名鞞罗羡那(秦言勇军)。譬如天与诸天女共...觉林菩萨偈 华严第四会,夜摩天宫,无量菩萨来集,说偈赞佛,尔时觉林菩萨,承佛威力,遍观十方,而说颂言, 譬(p)如...楞严经五十阴魔章...一、称名念佛, 谓称念阿弥陀佛名号,于昼夜间,一心专注,或一万声,乃至十万声;如是岁月既久,则念念不断,纯一...
在我国一些寺庙等传统古建筑的屋檐下,总能看到这系挂着的铃铛,风吹铃动,悦耳清脆。 这种庙宇殿堂屋角的铃铛现今...
大慧,已得自觉圣趣之菩萨,由于已了达于一切法性本无所有,离一切相,离言说相,觉了一切境界唯自心现量,已离于有...
以我善乐诸因果,他苦因果尽无余,如风去来行取舍,由此发心求加持。 那么我希望把我的善业跟我的快乐,种种的因,...
复次,若未来世诸众生等,可以说也是指我们;虽不为求禅定智慧出要之道,但遭种种众厄,贫穷困苦、忧恼逼迫者,我求...人家说我的坏话,为保护自己而到处去澄清、辩解,甚而反过来毁谤别人,以图稳住自己在大众心中的地位。 须知:俗...
一、唐 白乐天 香饵见来须闭口,大江归去好藏身; 盘涡峻激多倾险,莫学长鲸拟害人。 二、唐 杜牧 已落双雕血尚新,...
念佛首先要有信心、有愿心、还要有三种心。这三种心就是深心、至诚心、回向发愿心,这个深心就不是浅的心,是你深深...
尼弥留陀
【佛学大辞典】
上篇:尼波罗 | 下篇:尼刺部陀 |
梵名 Trij?ikā-vijapti-bhāsya。意译三十了别释。又称唯识三十颂释论。印度安慧造。解释世亲所著之唯识三十论颂。...
闇心
人中树
明行足
一念发起
离蕴计我
忌月
阿底峡(982—1051,一说980—1052)
劫波树
八识二执
流转门
阿难同学经
【大藏经】佛说出家功德经
【大藏经】地藏菩萨本愿经
【大藏经】【注音版】大佛顶首楞严经五十阴魔章
念佛的四种方法

寺院屋檐下为什么要挂铃铛

人之所以烦恼,只因常好为人师

出离心与大悲心,结合起来就是菩提心

一切时处勤诵地藏菩萨名号
人家说我的坏话要怎么办

历代放生诗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