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三藏法数 > 正文
【见道三心智】 p0642 显扬十七卷一页云:论曰:从此无间,无有加行,解脱见道所断随眠三心智生。一、内遣有情...(术语)梵语驮都Dhātu,译曰体、界,性等。物之一定不变而为差别支分之所依根本者,谓之体,对此而名能依之差别为...略称三自。即具足体、相、用三者之唯一绝对之心。亦即大乘起信论所说之一心。[辨显密二教论卷上] p550...【异分意乐方便善巧】 p1117 瑜伽四十五卷十一页云:云何菩萨异分意乐方便善巧?谓诸菩萨、与诸有情、立要契已;彼...【永断三结得预流果】 p0495 集论七卷十一页云:若已永断见道所断一切烦恼,得预流果;何故但言永断三结得预流果?...一、太子虽小,当为国王,故不可轻。 二、蛇子虽小,毒能杀人,故不可轻。 三、小火虽微,能烧山野,故不可...【自受用土】 p0600 成唯识论十卷十七页云:自受用身,还依自土。谓圆镜智相应净识,由昔所修自利无漏纯净佛土...(术语)Nidāna,译曰因缘,缘起。十二分经之一。说佛之说法缘起由序者。诸经多有通别二序,所谓别序者,尼陀那也...(337~412)东晋僧。雁门楼烦(山西[山*京]县)人,俗姓贾。为庐山慧远之弟。少聪敏,能通经史,有文才,年十八与...因明用语。计,即计度分别之义,或指计度分别所立之宗义。于因明对论中,若宗义为对方所难,因而遂转变其宗义,称为...【六处支】 p0297 俱舍论九卷十一页云:眼等已生,至根境识,未和合位;得六处名。 二解 大毗婆沙论二十三卷十三页...(印光大师校印本)...佛说出家功德经...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及馀无量众俱,前后围遶。 尔时长老舍利弗即从坐起,偏袒右肩,右...
【原文】 人之将死,热气自下至上者,为超升相。自上至下者,为堕落相。故有顶圣,眼天生,人心,饿鬼腹,畜生膝盖...
在我的家乡有一句大家常用的俗语:时到时担当,没米就煮番薯汤。这是一句乐观的、顺其自然的话,大约相当于国语里的...
如果我们跟全圆的华严经比较就会发现无量寿经也全体具足着华严的境界,华严在事法界当中,前面的事法界、理法界、理...一个下雪的晚上。农村有户人家,半夜里有人敲门。主人好奇,这么晚了,又是大雪夜,会是谁呢?开了门,是一个迷了路...归依三宝的好处,实在太多了,可以求得现世乐,可以求得后世乐,更可以由此而得到涅盘寂静的究竟乐。综合起来,约有...美国素食者协会调查显示:粗饭素食在美国渐成风尚,全美已有十分之一的人宣称吃素,持久素食者已有1400万人。前总统...
节选自《欲海回狂》(白话) 清周安士著,是被印光大师誉为世间第一善书《安士全书》的第三卷,此书用雅俗共赏之笔,...
净业持名四十八法之第三法端身持名,就是用持名念佛来摄护好我们的身业,就是练习在念佛堂有行走着念,有坐着念。坐...
二业
【三藏法数】
[出俱舍论] 一引业谓若宿世善业引发。生于人中。则得珍宝丰足。多受快乐。若由宿世恶业引发。生于人中。则感贫穷困乏。受诸苦恼。是名引业。二满业谓由宿世修一善业。感一生中大富多财。乘此更修众善。展转生官贵家。乃至圆满究竟善果。是名满业。若由宿世造一恶业。感一生贫穷苦恼。乘此更造众恶。展转生贫穷家。乃至圆满极恶之果。是名满业。
上篇:二障 | 下篇:轻重二业 |
(术语)涉于身口意三业总背于理者。...
见道三心智
体
三自一心摩诃衍法
异分意乐方便善巧
永断三结得预流果
四不可轻
自受用土
尼陀那
慧持
转计
六处支
【大藏经】【注音版】楞严经四种决定清净明诲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出家功德经
【大藏经】右绕佛塔功德经

临终时一生所做善恶会全部涌现

时到时担当,没米就煮番薯汤

众经之王--华严经的不思议功德
因为不知道,所以勇敢
圣严法师《皈依三宝的好处》
食肉是人类既残忍又自残的贪欲

佛经中关于邪淫的果报和戒淫功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