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三藏法数 > 正文
【开示菩萨净戒】 p1185 瑜伽四十卷十八页云:又诸菩萨、于受菩萨戒律仪法,虽已具足受持究竟;而于谤毁菩萨藏者无...【超越入诸等至】 p1171 瑜伽十二卷四页云:复次云何超越入诸等至?谓卽于此、已得圆满清白故;从初静虑无间,超入...(杂语)世界之种种色相也。华严经光明觉品曰:金色世界,妙色世界,莲华色世界,薝卜花色世界,优钵罗花色世界,金...五钝使 一贪使 二嗔使 三无明使 四慢使 五疑使 五利使 一身见使 二边见使 三邪见使 四戒取使 五见取使 次...(术语)断六根之垢惑而使之清净,则六根一一具他根之用也。涅槃经曰:如来一根则能见色闻声嗅香别味知法,一根现尔...又作二种中道。唯识家认为中道有三性对望中道及一法中道二义。三性对望中道,即以遍计所执性为非有,依他起性、圆成...(术语)单名法界,又曰法性。合云法界性。法界即法性也。圆觉经曰:法界性,究竟圆满遍十方。华严经十九曰:若人欲...子题:但心念羯磨具七非、对首心念羯磨具七非、众法心念羯磨具七非、人非、法非、事非、人法非、人事非、事法非、具...五行之一。即佛菩萨等所修之行。北本大般涅槃经卷十一圣行品(大一二·四三三下):“圣行者,佛及菩萨之所行处故,...(人名)Kapila,外道名。又云迦比罗,迦毗梨,劫毗罗等。译曰黄头,赤色等。数论派之祖。立二十五谛之义。百论疏上...(物名)记死者名之册子。雅名曰灵簿,灵会簿,着鬼簿等。见考信录四。...禅秘要法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复有五百大德声闻:舍利弗、大目揵...佛说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肇论序 小招提寺沙门 慧达 作 慧达率愚,通序长安释僧肇法师所作《宗本》《物不迁》等四论。但末代弘经,允属四依...
在几年的学佛修行路上,我曾经见闻过一些身边念佛人的感应故事,今天写下来是为了鼓励更多的念佛人,不要有丝毫怀疑...
《观经》讲那个莲华座,你看看它穷微极妙到什么程度?超出我们想象,但我们可以依稀仿佛地去领会那么一点。比如它的...鹃鹃原本在美国工作,公司给她的待遇很好,再加上单身,生过得很逍遥。 前一阵子她住在台湾的母亲罹患脑瘤,开刀后...一天,佛陀弟子中神通第一的目连尊者在王舍城乞食时,遇到五百名饿鬼。饿鬼们见到目连尊者,都非常欢喜,纷纷请求目...
【阿难当知。是咒常有八万四千那由他。恒河沙俱胝。金刚藏王菩萨种族。一一皆有诸金刚众。而为眷属。昼夜随侍。】 ...
人生的话就是要有个好心情。你有个好的心情,一切负面的东西就给你转化成正能量了。那一个人要活得幸福,活得自在,...释迦牟尼在印度北部游历传教,一日于林中树下静坐,头上光环,巍巍无量,如日月之光,辉映四方。 村中有一贫穷少女...
世界上有各种奇特的民族,有许多令人惊奇的特征,比如住在英国西海岸一个小岛上的祖芬格族人,总以哭为乐,每逢婚嫁...
二种愿
【三藏法数】
[出大智度论] 一可得愿谓修福可得人天中生。修戒定慧。可得阿罗汉乃至佛果。是名可得愿。(梵语阿罗汉。华言无学。)二不可得愿谓人以已智力。而欲寿量虚空。尽其边际。终不可得。是名不可得愿。
上篇:二种寂静 | 下篇:二利 |
指八地以上至第十地之一乘妙法;乃称赞唯佛一乘超出二乘、三乘之出世间法而言。据华严五教章卷一之说,修行阶段之初...
开示菩萨净戒
超越入诸等至
种种色世界
十使
六根互用
二重中道
法界性
心念羯磨具七非
圣行
迦毗罗
过去帐
【大藏经】禅秘要法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
【大藏经】肇论

阿弥陀佛就在我们身边

穷微极妙的莲华座
一句话
目连尊者度化五百饿鬼

念楞严咒半年都会背了,为何不产生效果

人生就是要有个好心情
勿以贫贱而轻视小的施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