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断六根之垢惑而使之清净,则六根一一具他根之用也。涅槃经曰:“如来一根则能见色闻声嗅香别味知法,一根现尔,余根亦然。”是真六根互用也。法华经法师功德品说菩萨在六根清净之位,六根互用之德。法华论曰:“又六根清净者,于六根中悉能具足见色闻声辨香别味觉触知法等,诸根互用应知。”是相似之六根互用也。又楞严经四说声闻之六根互用。曰:“不由前尘所起知见,明不循根,寄根明发,由是六根互相为用。阿难汝岂不知?今此会中,阿那律陀无目而见;跋难陀龙无耳而听;殑河神女非鼻而闻香;骄梵钵提异舌知味;舜若多神无身觉触;摩诃迦叶,久灭意根,圆明了知,不因心念。”亦是相似之互用也。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名数)唯识五位中第二之加行位。有暖,顶,忍,世第一法之四种差别,故曰四加行。...(神名)守护菩提树之天女也。金光明经中佛对此天女说流水长者子之昔缘。天女赞曰:我常念佛。乐见世尊。常作誓愿。...又作净法界。佛所证之真体。清净者,真如之体,离一切烦恼之垢染;法界者,一切世间、出世间功德之所依。据佛地经论...又作原因。谓事物因之而生成者。自佛教之基本教理观之,“因”与“缘”乃万事万物所藉以生成、存在、变化之一切条件...(杂名)天上之妙华。又人中之好华如天物者亦曰天华。心地观经一曰:六欲诸天来供养,天华乱坠遍虚空。法华经譬喻品...(名数)一止犯,于诸善业厌不修学。依于止而犯戒体者,谓之止犯。二作犯,于诸恶法策身口而作之,依于作而犯戒体者...众生所以处处著者,为有所迷故。迷故有着,着故三道生,三道生故轮回现,故着可为轮回之总因,而迷又为着之原因也。...指专门供奉佛髭之塔。据法苑珠林卷十载,佛告阿难(大五三·三六三中):“汝往父王所,取我髭来,合六十四;其茎二...圣人的财产。大宝积经说:信、戒、闻、惭、愧、舍、慧,如是等法,是谓圣财。彼诸众生,不获此故,名极贫穷。...据大庄严论经卷十一所载,昔有一比丘,乞食至穿珠师家,立于门外,时彼珠师为国王穿摩尼珠,乃暂置珠而入舍取食。其...【一切有情由食而住】 p0014 瑜伽六十六卷三页云:问:有七因缘,任持诸行,令住不坏;何故世尊,但说有情由食...无量义经序 萧齐荆州隐士刘虬作 无量义经者,取其无相一灋,广生众教,含义不赀,故曰无量。 夫三界群生,随业而转;...佛说疗痔病经...佛说雨宝陀罗尼经...
到正宗分的时候,佛陀就问阿难尊者一个问题。 他说,我今问汝,我现在问你一个问题,你当初发心要出家,你阿难尊者...
执持名号,一心不乱,执持就是把东西给抓住,这个地方是要抓住佛号,你的心要抓住佛号,怎么抓呢?一句佛号念、诵、...佛教的修行方法中,有四种观想的方法,称为四念处,分别是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与观法无我。这些基本的观想...
千万不可怀疑,怀疑即是自误,其祸非小。况离此苦世界,生彼乐世界,是极快意之事,当生欢喜心。千万不可怕死,怕死...
时光如梭,在不知不觉中,一代宗师印光大师(1861-1940)已经离开我们七十周年了。七十年对人生来说是漫长的,当我...
准提王佛母身黄白色,有种种庄严其身,腰着白衣,衣上有花纹,着轻罗绰袖天衣,以缓带系腰。种种庄严色法胎藏界之义...
原文: 吾常曰,欲得佛法实益,须向恭敬中求。有一分恭敬,即消一分罪业,增一分福慧。有十分恭敬,即消十分罪业,...
一、香供养 香能通气养神,传达境界。燃香时,香自灭而留香与人,这就是佛教中舍己为人的精神。所以燃香不是要烧香...
六根互用
【佛学大辞典】
上篇:六根 | 下篇:六根功德 |
【二十随烦恼与十烦恼俱不俱起】 p0049 成唯识论六卷二十一页云:中二、大八、十烦恼俱。小十、定非见疑俱起。...
四加行
菩提树神
清净法界
元因
天华
二犯
迷
髭塔
圣财
鹅珠
一切有情由食而住
【大藏经】无量义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疗痔病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雨宝陀罗尼经

感受跟想象是生死的两个病根

念佛要有韵调
圣严法师《好好善用「臭皮囊」》

怕死之心与阿弥陀佛大愿相悖

印光大师的嘉德懿行与对净土法门的贡献

准提菩萨三目十八臂的表法含义

若现生竭诚尽敬,则可仗佛慈力往生西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