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三藏法数 > 正文
(术语)四处十六会之略。是大般若经之说会也。...津,指渡口;生津指生死之河津。南海寄归内法传卷一(大五四·二○五下):“依行则俱升彼岸,弃背则并溺生津。” ...(传说)涅槃经二十六说佛言我昔住波罗捺国,舍利弗教二弟子,一令观白骨,一令数息。经历多年各不得定。以是因缘即...为天台宗所立“莲华三喻”之一。天台宗对于法华经之判释,谓法华经有“本迹二门”之开显,且为阐明法华经之旨意,遂...(名数)一、性谬,若色作色相乃至重作重想,是名性谬。二、分别谬,若分别色是色非色,是可见是不可见,是有对是无...【外物施】 p0492 瑜伽三十九卷二页云:又诸菩萨、亦由二相以外施物,施诸众生。一、求受用者,恣彼所须,如其所乐...亦名:施一食过受戒缘起、一食过受戒缘起 含注戒本·九十单提法:“佛在舍卫,时拘萨罗国有无住村,居士作住处,常...【八位】 p0067 瑜伽二卷十九页云:云何八位?谓处胎位、出生位、婴孩位、童子位、少年位、中年位、老年位、耄熟位...行事钞·通辨羯磨篇:“或依文谨诵,曾不改张有无。或第二第三,亦随略说。或无文称事,有文无事,俱有俱无,未能增...凡六卷。又称大明经、大明度经。吴.支谦译。收于大正藏第八册。内分三十品,有:行品、天帝释问品、清净品、不可计...(寺名)唐玄宗开元二十六年,诏天下州郡,各建一大寺,即以纪年为寺号。其后兴废不一。现今存者已无多。【又】福建...礼佛大忏悔文...尊者大目揵连,从佛在耆闍崛山中,游行恒水边,见诸饿鬼甚多,受罪不同。见尊者目连,皆起敬心,来问因缘。 一鬼问言...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修行有常法跟特殊的个案。我们的确看到很多特殊个案不研究教理,比方说六祖大师是卖柴禾的,去一个大富长者家,有大...
如果从《弥陀要解》的标准来看,念佛人临终的时候,他不是马上提起佛号,不是的,他要先调整心态。他要怎么样呢?法...过去,佛陀在王舍城迦兰陀竹园时,舍利弗和目连两位尊者住在耆阇崛山中。有一天,优波伽吒鬼看到舍利弗尊者刚剃完须...
一个念佛行人,信愿持名,要以求往生作为目的,不能以求开悟作为目的。如果能成就往生西方就一定能开悟。这是永明延...在巨富中死去是一种耻辱。这是美国早期大慈善家卡耐基的名言。 一方面,可能他也确实担心富人进天堂比骆驼进针眼还...修行人应该具备的一个正见:凡遇到任何是非,永远是自己错。这一点,其实很多人并不能真正接受、理解,当然更难做到...
若薄福者,当生下贱种,彼于死时及入胎时闻纷乱声,及自妄见入诸芦荻稠林等中。 如果是薄福之人,将会受生在下贱之...出家,真的是一种职业吗? 出家是一种职业,许多人都这样说。于是,剃头、穿袈裟、念经、坐禅成为一种职业需要了。...
三思
【三藏法数】
[出华严经疏钞] 一审虑思谓在意地筹量之时。未有所作。故名审虑思。二决定思谓意既决定。乃有所作。是名决定思。三动发思唯识论云。动身之思。名为身业。发语之思。名为语业。是名动发思。
上篇:三善知识 | 下篇:三恶觉 |
【远离引贪净相】 p1258 瑜伽十七卷十三页云:云何远离引贪净相?谓如有一,见少盛色,应可爱乐,诸母邑已;便摄诸...
四处六会
生津
舍利弗度二弟子说法颠倒
华落莲成
八种谬
外物施
食处过受戒缘起
八位
羯磨不得执文
大明度无极经
开元寺
【大藏经】【注音版】礼佛大忏悔文
【大藏经】饿鬼报应经
【大藏经】【注音版】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推荐】他善根强跳得过去,你不一定跳得过去

净土宗最怕就是你抗拒
忍恶无嗔现大威德力

往生西方就一定能开悟
在巨富中死去是一种耻辱
明海大和尚:遇到任何是非永远是自己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