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三藏法数 > 正文
表示世相无常之义。谓有生者必有死灭。此乃佛教穷究人生真理之出发点。与“盛者必衰”同义。常与“会者定离”一语连...(传说)舍利弗为阿罗汉之圣者,尚不舍有漏之依身,故不能免风等之热病。光明文句曰:虽入有涅槃,犹有果身在,身子...指佛菩萨之台座。佛菩萨之台座大都以莲华所成,故称华台。大日经疏卷十五(大三九·七三三下):“如世人以莲华为吉...(名数)布施之八种类也。即随至施,怖畏施,报恩施,求报施,习先施,希天施,要名施,为庄严心等施。...【外散乱】 p0492 杂集论一卷十八页云:外散乱者:正修善时,于五妙欲,其心驰散。谓方便修闻等善法,舍彼所缘,心...亦名:施一食过受戒犯缘、一食过受戒犯缘 戒本疏·九十单提法:“论犯五缘:一、非亲居士,限施一食;二、知;三、...【八力】 p0067 瑜伽九十八卷十一页云:复次诸阿罗汉,成就八力,如实领受贪瞋痴等,永尽无余;不造诸恶,修习诸善...行事钞·通辨羯磨篇:“故律云,若作羯磨,不如白法作白,不如羯磨法作羯磨。如是渐渐令戒毁坏,以灭正法。当随顺文...(一)即古之栖灵寺,位于江苏江都县西北约二千八百公尺。又称西寺。为我国扬州名刹。别称平山堂。唐朝鉴真法师曾于此...(术语)开佛知见,示佛知见,使悟佛知见,入佛知见也。是显佛出世本怀之语。法华经方便品曰:舍利弗!云何名诸佛世...(术语)密教以譬凡夫之心脏。菩提心论曰:凡人心如合莲华,佛心如满月。...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诃罗译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大菩萨无量百千亿那由他数皆...大佛顶首楞严咒...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佛告忉提耶子首迦长者言:「首迦长者!我当为...悉达多太子身披袈裟以后,就安祥徐步地到处去寻师访道。首先走到跋渠仙人苦行林中,见到许多人修苦行,有的披着草衣...
原则一:不是去要求,而是向内求 人生最大的问题就是:看不见自己本身的问题。虽然这种盲目现象很容易理解正因为我...
觉察的智慧是内观的,跟别人没关系。就是不管你遇到什么事情,第一件事情先观察自己,这个很重要!这个次第不能错!...过去,佛陀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弘法。一日清晨,佛陀用完斋饭后,至宁静的安陀林中打坐。这时,精舍中有两位比丘起...
从上古人出家,本为生死大事。即佛祖出世,亦特为开示此事而已。非于生死外别有佛法,非于佛法外别有生死,所谓迷之...
问: 如果工作生活忙碌,怎样达到念佛三昧? 大安法师答: 如果你的工作生活很忙碌,你首先问自己,我怎样做才能确...庄严是佛教用来形容美好的词句,庄严人生,也可以说就是美化人生,一般来说,美可分为形相美和内在美,形相美属于外...佛陀弟子中乞富不乞贫的怪人是须菩提尊者,须菩提:又作须浮帝,须扶提。新作苏补底,苏部底。译言善现,善吉,善业...
三善知识
【三藏法数】
[出止观] 知识者。闻名钦德曰知。睹形敬奉曰识。谓修行之人。欲得道果。必由教授知识以训诲。同行知识以策励。外护知识以资养。三者俱备。方能其功。故名善知识也。一教授善知识宣传圣言曰教。训诲于我曰授。即教授之师也。谓其人内外方便。通塞障碍。皆能决了。是名教授善知识。二同行善知识谓修观行之人。互相策发。切磋琢磨。并心齐志。如乘一船。故名同行善知识。三外护善知识护犹助也。谓营理所须。以助修行之人。或有外侮而能捍御。故名外护善知识。
上篇:三种人难报 | 下篇:三思 |
【远行近行】 p1257 集异门论十一卷十页云:若远若近者:云何远行?答:过去未来行。云何近行?答:现在行。复次云...
生者必灭
舍利弗风热
华台
八种施
外散乱
食处过受戒犯缘
八力
羯磨不如法令戒毁坏以灭正法
大明寺
开示悟入
合莲华
【大藏经】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藏经】【注音版】大佛顶首楞严咒
【大藏经】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五年参访和六年苦修

【推荐】婚姻的五面镜子

遇到事情,先观察自己很重要
接受忏悔,远离痴暗

迷之则生死始,悟之则轮回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