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三藏法数 > 正文
梵语 jāti,巴利语同。指令未起之有为法由未来流入现在之胜因。 亦即未来可生法的能生之因。略称生。四相之一,俱...(传说)舍利弗目犍连二大弟子共闻佛告诸比丘言:却后三月,当入涅槃。不忍眼见世尊入灭,告佛已取灭。目连为宿业被...梵语 puspa-cchatra。华,即花、花鬘等;盖,即遮阳之伞。以花装饰而成之伞盖,称为华盖。又作花盖。相传我国古代神...(术语)譬苦性及烦恼为毒。混杂毒之法谓之杂毒。正法念经五十六曰:诸有虽名乐,犹如杂毒蜜。...(名数)四方四维八方之清风也。观无量寿经曰:八种清风从光明出。同传通记曰:八种清风者,今家无判。天台云:八种...【外境杂染】 p0492 瑜伽九十一卷三页云:眼等为依,于色等境,起诸贪着;名外境杂染。...亦名:施一食过受戒开缘、一食过受戒开缘 含注戒本·九十单提法:“不犯者,一宿受;病过受食;若居士请住,我为沙...【八苦】 p0067 瑜伽四十四卷十一页云:复有八苦。一、寒苦。二、热苦。三、饥苦。四、渴苦。五、不自在苦。六、自...行事钞·通辨羯磨篇:“问:‘得对尼等四众及以白衣作法不?’答:‘不得也。律令至不见不闻处,方作羯磨;除所为作...凡八卷。明代如惺撰。略称明高僧传。今收于大正藏第五十册。系集录南宋初至明神宗万历年中约五百年间高僧之事迹。分...(杂语)三国佛教略史曰:八年(唐玄宗开元八年)金刚智三藏率不空三藏至京师,敕居于慈恩寺。智传龙树之密教,所至...1、如意宝轮王陀罗尼 南(nan)无(mo)佛(fo)驮(tuo)耶(ye) 南(nan)无(mo)达(da)摩(mo)耶(ye) 南(nan)无(mo)僧(seng)伽...阿难说:「闻如是。」 阿难白佛言:「有人事佛得富贵谐偶者,有衰耗不得谐偶者,云何不等耶?愿佛天中天,普为说之。...梵网经菩萨戒本(诵戒专用)...
净土宗其实在逐渐衰微当中,这是很遗憾的事!念佛人很多,成就的人非常的少。 为什么? 有人提倡念佛人不看大藏经典...
要思惟死亡的痛苦,才能生起修道之心。如何以念死法修道? 有一次佛问比丘:怎么才叫不放逸修死想?有一个比丘说:...过去,佛陀于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弘法。一天,目连尊者的弟子与阿难尊者的弟子二人在讨论着:我们两人的梵呗唱诵,谁...
《大智度论》里讲到一位贫穷的画家,很有意思。他是在另外一个国家做画师,做了十二年,赚了三十两金子。十二年就赚...问: 仁达大师:您好!我从07年就开始关注正觉寺的每一次建设进度,深受震憾,可惜由于工作和路程原因,一直未能亲...
问: 弟子无意中破了五戒的酒戒和食鸡蛋。如果受持不住,能否在阿弥陀佛前舍五戒? 宏海法师答: 首先要明确,受了...
所谓佛法,并不离世间法,其目的无非在使心净心。人之根性不同,故法亦有异。皆由浅而深,取其最易者,莫若诵经念佛...
《大藏治病药》是唐代高僧释灵澈所著,选取了一百种人们心理、思想方面的疾病表现,又融合佛、儒二道,提出了一百种...
三恶觉
【三藏法数】
[出涅槃经并宗镜录] 觉即知觉。宗镜录云。若唯修事定。但习世禅。虽曰修行。犹生恶觉。以不制意地。未断其原故也。经云。一切凡夫虽善护身心。犹故生于三种恶觉。是也。一欲。觉欲即贪欲。谓一切凡夫之人。不了五尘过患。而于顺情之境。种种贪求而生恶觉。故名恶觉。(五尘者。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也。)二恚觉恚即嗔恚。谓一切凡夫之人。不了五尘过患而于违情之境。种种忿怒而生恶觉。故名恚觉。三害觉谓一切凡夫之人。常为觉观怨贼之所侵害。故名害觉。(觉观者。初
上篇:三思 | 下篇:三报 |
【远离展转斗诤圆满六种】 p1259 瑜伽一百卷六页云:远离展转斗诤圆满,略有六种。谓离六种斗诤根故。此中六种斗诤...
生相
舍利弗目连先佛入灭
华盖
杂毒
八种清风
外境杂染
食处过受戒开缘
八苦
羯磨不得对余众及白衣作
大明高僧传
开元三大士
【大藏经】十小咒注音版
【大藏经】佛说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大藏经】【注音版】梵网经菩萨戒本(诵戒专用)

【推荐】念佛人很多,为何成就的人非常少

生命就在呼吸之间
息诤论

穷画师的布施
蛇爬进家是否不吉利呢

五戒受持不住能舍戒吗

诵经念佛应注意之事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