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三藏法数 > 正文
(术语)为论议之床也。智度论十一曰:便升论床结跏趺坐。...亦名:内衣、半泥洹僧 行宗记释云:“舍勒中,经音义,翻云内衣;或是衬内短裙,或是狭幅帏襜之类,故云半也。多论...无生智者,谓由果断所得智,或缘果不生为境,所以者何?由有无生故所得智名无生智,或缘无生为境名无生智。此义意言...【独觉地】 p1383 瑜伽三十四卷二十七页云:云何独觉地?当知此地,有五种相。一者、种姓,二者、道,三者、习,四...梵语 ante-vāsin,巴利语同。为僧职名称之一。指随侍师父、长老之侧,听从其令,予以服侍者。据北本大般涅槃经卷四...【熏习】 我人身、口所表现的善恶行为,或意识所生起的善恶思想,其‘气分’留于阿赖耶识中,如香之熏衣,即谓之熏...(杂名)业鍜冶者之称。涅槃经二十六曰:我昔住于波罗奈国时,舍利弗教二弟子,一观白骨,二数息。经历多年,各不得...见道断与修道断之合称。见道断,又作见所断,乃于见道彻见苦、集、灭、道四谛之理而断除四谛下之烦恼,即见苦所断、...指念佛之数。“一百八”原为烦恼之数,欲对治此烦恼,故念珠常贯一百零八颗,为一百八遍之念佛。百八晓钟亦同此义。...为第八地以上之法身菩萨所得之三昧。与“报定”同义。即由第八地之果报自然所生者,故称报生三昧。入此三昧后,其心...(譬喻)弥陀佛以念力住持极乐国土,譬之鱼母之念持其子也。净土论注上曰:住持者,如黄鹤持子安千龄更起,鱼母念持...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伤哀诸所有生死之类故,结出谶微,分别善恶,都有五道人作善恶有多少,瞋恚有薄厚...(弘化社32分本)...佛说盂兰盆经...
学佛的主要任务是戒定慧三无漏学,你仔细观察一下,昼夜六时,你那个戒定慧还在不在?这话头是不是看了?能不能看一...2008年9月18日下午四时许,一位83岁高寿的优婆夷在东林寺安详往生,这位有大福报的老菩萨,便是庐山东林寺代住持大...
提起佛教,不少人马上会联想到寺院里、银幕上圆领方袍的法师、比丘尼的形象。的确,佛教徒虽分出家、在家二众,但以...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诸位法师、诸位长官、诸位在家居士大家晚安,阿弥陀佛!这一次我们本来要在中山堂讲四...
诸位有缘,大家吉祥。今天呢想给大家说说众所周知的莲池大师,净土宗的第八代祖师。我们现在一般学佛都说:菩萨保佑...有这样一则小故事:从前有一个人很是贫穷,半间草房,一处冷炕。冬寒夏炎的,日子过得凄惶。一天,有一个外地商人路...勇于舍弃并且敢于放下人生舶种种包袱,才能够轻装前行,生活才会更加充实与轻松。 人生的诸多烦恼追根溯源就是没有...
【何以令尽一口气念?以众生心散,又无暇专念,如此念时,借气摄心,心自不散。然须随气长短,不可强使多念,强则伤...
二佛身
【三藏法数】
[出涅槃经] 一法性身法性即法身也。谓此法性之身。遍满十方。无量无边。色像端正。相好庄严。以无量光明。无量音声。能度十方法身菩萨。是名法性身。二生死身谓佛以方便力。现生现灭。示初出家乃至成佛得道。一切恶法尽断。一切善法悉皆成就。次第说法。度诸众生。是名生死身。
上篇:二法身 | 下篇:二身 |
【思择力能与三处羞耻为伴】 p0853 瑜伽九十八卷十页云:又思择力,能与三处羞耻为伴。何等名为三处羞耻?一者...
论床
舍勒
无生智
独觉地
侍者
熏习
金师
五断
一百八遍
报生三昧
鱼母
【大藏经】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大藏经】【注音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盂兰盆经

妄想不管烦恼不停,你修行什么呢
大安法师谈母亲念佛及往生

如法的出家方式及出家功德
慧律法师《空的哲学思想》

明末高僧莲池大师
懒惰让你跟财富无缘
有烦恼是因为没有学会放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