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三藏法数 > 正文
(杂语)五欲之快乐也。群疑论探要记七曰:五情快乐名为五乐,谓凡愚人贪染五境深生乐着。...(术语)巧于论议者。...亦名:室利罗 资持记·释僧像篇:“舍利,梵语讹略,具云室利罗。此翻为身,即人之遗身,或碎身,或全身,发爪灰骨...谓有一类。由贪瞋癡缠缚心故。造身语意三种恶行。此三恶行。名非福行。由此因缘。身坏命终。堕于地狱。于彼复造非福...【静虑能入现观非无色定】 p1380 显扬十九卷十四页云:又依静虑,能入现观;非无色定。以诸静虑,毗钵舍那极猛利故...禅宗以欲界、色界、无色界等三界乃因缘和合而生,故称为依变国土。临济录示众(大四七·四九九下):“尔向依变国土...【养因】 为五因之一。乃长养一切物之原因,即谓地、水、火、风四大种为长养一切物之原因。《阿毗达磨顺正理论》卷...(譬喻)金翅鸟中之最胜者。用以譬佛。旧华严经三十六曰:佛子譬如金翅鸟王,飞行虚空,以清净眼观察大海龙王宫殿。...指能障蔽日月之五者。即烟、云、尘、雾及阿修罗之手。[摩诃止观卷五上] p1205...法明门者,乃为令众生破除昏暗,通达一切智慧。故护明菩萨(即释迦牟尼佛在天宫之号)在兜率天宫欲下人间托生时,于...又作生得、果报。谓非由修习所得之果报,即指自然所生者。八地以上之菩萨受变易身时,生之同时自然而得之定,称作报...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入于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一切如来光严住持,是诸众生清净觉地;身心寂灭平等本际,圆满...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便告比丘:「有九辈九因缘,命未尽便横死。一者为不应饭为饭,二者为不量饭,三者为不习...瑜伽师地论卷第一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 瑜伽师地论卷第四 瑜伽师地论卷第五 瑜伽师地论卷第六 瑜伽师...单位组织了一次旅游。快到海边时,我们见到了这样一对母子:老人年逾七旬,男子已近不惑。他们的装束很土,一辆破旧...
注意事项: 凡设供作此会者,或七日或五日、三日、一日,皆应于前数日置办鲜果、供品,时新等俱宜备齐。时日大众沐...
聪明的人,不一定智慧。真智慧一定少烦恼。但只有深入他人内心世界,关怀对方,才能得到真智慧。 通常,人有三种生...一只流浪狗因为偷吃了一户人家厨房里的食物,所以被这户人家的男主人一路追打。流浪狗一路猛跑,终于摆脱了那人的追...
生 苦 业风吹识入胞胎,狱户深藏实可哀。 每遇饥虚倒悬下,频惊粗食压山来。 声闻到此心犹昧,菩萨于中慧未开。 誓...诸位法师、诸位新戒子: 大家阿弥陀佛!这一次三坛大戒的因缘非常殊胜!大师慈悲,特别为我们佛教的下一代举办...一进大学,蔚儿就觉得和同宿舍的梅梅很有眼缘,就主动和梅梅接近,很快两人就成了形影相随的好朋友。 可有一天,两...
上个月,有位沾了点远亲的老人找到我家中,请我们为他写个报告,申请政府补贴。去年当地政府有政策,房子破旧的贫因...
二法身
【三藏法数】
[出华严经疏] 一理法身理即性德也。谓性净明体。本来离念。等虚空界。无所不遍。诸佛众生。皆同一相。是名理法身。二智法身智即修德也。谓究竟始觉之智。契合清净本觉之理。理智互融。色心不二。智所现故。是名智法身。
上篇:一灯 | 下篇:二佛身 |
【思我有无成二过失】 p0853 显扬十七卷八页云:论曰:不应思我,若有若无。何以故?成二过失故。若思为有;卽...
五乐
论匠
舍利
无明为缘造非福行
静虑能入现观非无色定
依变国土
养因
金翅鸟王
五翳
一百八法明门
报生
【大藏经】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大藏经】佛说九横经
【大藏经】瑜伽师地论(100卷)
及时行孝

盂兰盆供仪轨

越慈悲的人就越有智慧
两只流浪狗的遭遇

省庵大师的八苦诗
慧律法师《修行人的通病》
原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