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三藏法数 > 正文
(书名)六卷,宋智昭著。集禅宗诸家之要义。...【七转第八互为因果】 唯识家显七转识(眼识乃至末那识)与第八识(阿赖耶识)相互为因果。即七转识与第八识,于能...(界名)Mahāpadma,译曰大红莲华。又八寒地狱之第八名。俱舍光记十一曰:摩诃钵特摩,此云大红莲华,严寒逼切,身...夹侍,又作挟侍、胁士,指侍立于中尊两侧之侍圣。大乘以文殊、普贤二菩萨为释迦佛之夹侍,由胜劣之次第,文殊在左(...(术语)法华经所说十如是之一。初之如是相为本,终之如是报为末,从本之相,至末之报,究竟平等一如,谓之究竟等。...指设于座席之前可供放置双足之小台。又作踏床、踏子、承足床、脚踏、脚凳、凳子、凳子。踏床,在经、律中多有述及,...据药师经所载,修药师之法时,应造药师七像,各供七灯,故有四十九灯。药师经(大一四·四○四上):“四十九遍读诵...凡十六卷。明代僧岱宗心泰(1327~1415)编。收于卍续藏第一四八册。系编述自西周昭王至元顺帝约一七○○年间,与佛...凡五卷,或十卷。唐代道邑述。又作成唯识论蕴、成唯识论述记义蕴记、成唯识论述记义蕴、成唯识论疏义蕴、唯识义蕴。...(书名)三卷,唐法藏着。述自宗所立五教之教义。本书题名不一。和本之上中两卷,题曰华严一乘教记,七字题也。和本...因明用语。又称前量。乃因明论式中,立者(立论者)所立之比量。比量,指经由推论比较所获得之知识。敌者(问难者)...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伤哀诸所有生死之类故,结出谶微,分别善恶,都有五道人作善恶有多少,瞋恚有薄厚...(弘化社32分本)...佛说盂兰盆经...问: 如何能达到妄念减轻的境界? 大安法师答: 你首先要了解妄念的虚幻性,没有体性。既然没有体性的话,你就不要...我这次经过广德寺,很欢喜,也深切地受到感动。因为本寺念佛会坚持到现在,不但念佛的人数增加了,念佛的行持得到保...
阿难汝谛听!我承佛威力,宣说金刚王,如幻不思议,佛母真三昧。 这个地方是文殊菩萨很慈悲地来教诫阿难尊者。他说...
3月12日,日本发生了举世震惊的9.0级大地震,地震、海啸、核辐射一系列灾难席卷而来。每天守在电视前,看到灾区的惨...如果凡事依赖算命,会让人的生命失去弹性,很可能每天出门前都要先算一下:几点钟出门比较好? 如果是相信方位的人...著名川菜掌中宝:活生生将鸡的脚掌心割下做成菜。一盘掌中宝,需要割下几十只鸡的脚掌心。 有些朋友认为,素食仅仅...
我们要在一切的烦恼中好好调理自己,这是别人无法代替的事,等调理得当,自然智慧明朗,无明散去。 修苦行是从苦中...
再说调心。这个心就是当下这一念,我们在堂中用功办道,就是要把这一念摆在念佛是谁这一句话头上,一心一意地照顾这...
一地
【三藏法数】
[出法华经] 一地者。一实相地也。地有能生之义。一切草木种子。皆依于地而得生长。以譬人天声闻缘觉菩萨一切习因种子。皆依五阴之身增长成熟。至于法华会上。闻佛说一乘法。皆成菩萨法性。五阴则是一实相地。故经云。一地所生。是也。(习因者。所作之因。习续不断也。五阴者。色阴。受阴。想阴。行阴。识阴也。)
上篇:一实境界 | 下篇:一法印 |
【所行无碍】 p0739 佛地经论二卷二页云:所行无碍者:显示世尊降伏魔怨殊胜功德。谓所行者,卽色等境。此所行...
人天眼目
七转第八互为因果
摩诃钵特摩
释迦夹侍
如是本末究竟等
踏床
四十九灯
佛法金汤编
成唯识论义蕴
五教章
所违量
【大藏经】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大藏经】【注音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盂兰盆经
如何能达到妄念减轻的境界
惟贤长老《论「香光庄严」》

修学首楞严王三昧,不受无明妄想的干扰

身有生死,法性不灭
圣严法师《别自己绑住自己》
保护动物的权益

修苦行是从苦中越修越不觉得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