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三藏法数 > 正文
(术语)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中第三十七,使天恭敬念佛行者之愿也。无量寿经上曰:设我得佛,十方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界...【七识十名】 第七末那识,有十种不同的名称,即:第七识、转识、妄 相识、相续识、无明识、解识、行识、无畏识、现...(人名)Mahākātyāyana,佛十大弟子之一。摩诃译言大,尊称也,迦旃延,新曰迦多衍那,姓也,于同姓中最尊大,故...谓唱念释迦牟尼佛之名号,回愿证大菩提。为念佛法门之一。又称释迦大念佛、大念佛。法华经卷六如来神力品(大九·五...(一)位于日本[析-T+万]木县日光市。为日本天台宗之门迹寺。山号为日光山,系奈良时代胜道所创建。自空海登山之后,...(一)梵语 dvācatvārij?ad-aksaramukha。乃就梵文四十二字母而论其各自之义门;此为华严、般若二经所说观字义法门...佛法,指佛所具足之五智、三十七智等智,此智系识大(第六大)之智德;真如,指佛所证之理,此理系地水火风空等前五...凡七卷,或十四卷。唐代智周撰。略称唯识演秘、演秘。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三册。乃注解成唯识论及成唯识论述记之书。系...(书名)此书传至日本者。以新罗之审祥,慈训法师皆入唐,亲谒贤首,禀华严奥旨,其后持至日本。是为和本五教章。此...梵语 ālambana,巴利语同。为“能缘”之对称。指认识之对象,为心、心所法生起之因,且被其所执取者。俱舍宗建立“...(一)姓牟,名融。东汉末苍梧郡人。初学经传诸子,认为神仙之书皆为荒诞之虚构。东汉灵帝崩(189)后,天下扰乱,与...晚课蒙山施食仪...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优婆塞戒经...
学佛要有智慧的观照。首先对于我们心理的状态,凡夫众生心散乱是正常的,凡夫众生是没有清净心的,所以你用正常的心...各位师父、各位居士: 我于四月二十六日由重庆到蓬溪,因为蓬溪白塔寺修成以后,新建了座观音阁,千手观音菩萨圣像...
问: 有一事疑惑,请求法师开示。之前听您说过随缘度日。我不明白,在世间生活中随缘度日和事业追求是不是矛盾? 宏...
地球如慈母般哺育着万物,以丰富的物产滋养着人类。作为地球之子的人类,对于母亲的养育之恩,当涌泉相报才是。可是...在发生911恐怖事件后,大家都希望我不要去美国了。 我说:哪里有危险,我就要跟那个地方觉得不安全的人在一起,或许...
大家进到学院来修学佛法,除了要清楚自己的方向及步骤,还要检视实践的成效,这与所谓只问耕耘,不问收获是没有冲突...一位哲人单身时,和几个朋友一起住在一间只有七八平方米的小房子里。看他总是乐呵呵的,有人问他:那么多人挤在一起...
看第五段的命浊。 这个命浊主要是由识阴引生的,就是内心当中一种生灭的、了别的作用,当然这个主要是讲第八识了。...
一法印
【三藏法数】
[出宗镜录] 一法印者。谓一念心含摄一切世间法。无不悉备。然此诸法于一心中。炳然显现。如印印泥。文无前后。故云。森罗及万像。一法之所印。是也。
上篇:一地 | 下篇:一法界 |
【所行圆满】 p0739 瑜伽二十二卷四页云:云何名为所行圆满?谓诸苾刍,略有五种非所行处。何等为五?一、唱令...
人天致敬愿
七识十名
摩诃迦旃延
释迦念佛
轮王寺
四十二字门
佛法真如
成唯识论演秘
五教章之中日两本
所缘
牟子
【大藏经】【注音版】晚课蒙山施食仪
【大藏经】【注音版】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大藏经】【注音版】优婆塞戒经

如何对治出离心时有时无
惟贤长老:净土教的殊胜和修法

随缘度日和事业追求是不是矛盾

莫让地球母亲再流泪
圣严法师《逢凶化吉》

修行应从心性的观照下手
快乐不在环境,而在于心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