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三藏法数 > 正文
(术语)欲界所属之有情,思虑最多者,过去戒善之因,感人伦之果,现前之境界是也。俱舍颂疏世品一曰:言人者,多思...【七真如】 《解深密经》卷三、卷六载:七真如又作七种如如,即:流转真如,又作生真如、轮转如如,若随相而言,生...(杂语)Mahānagna,译曰大露身。大力神之名。玄应音义二十一曰:摩诃诺伽那力,谓露身,大力神名也。...全一卷。唐代道宣撰。又作释氏略谱、释迦氏略谱。收于大正藏第五十册。内容分所依贤劫、氏族根源、所托方土、法王化...(术语)法华经所说十如是之一。缘者缘助也。下自地狱界,上至佛界,依善恶业之缘助如法得苦乐之报也。苦乐之性分,...梵语 citta,巴利语同。意译为心。又作质多耶、只多、指多、质帝、彼荼。为四心之一。其义有多种,据诸经论之说及诸...即华严经所说之大乘菩萨修行阶次。菩萨之修行,渐次臻于佛果之阶位有: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及等觉等四十一位...(一)指成佛。又作佛位、佛果位、佛果菩提。佛为万行之所成,故称佛果,即能成之万行为因,而所成之万德为果。亦即从...(?~1678)明代僧。徽州歙县人,俗姓吴。号坚密。幼习儒学。二十八岁出家,初修禅、教二宗,依止智旭法师。居于仰...(名数)谓金刚界之灌顶也。...全一卷。西晋竺法护译。收于大正藏第十七册。本经叙述五所欲造成之忧患痛苦。内容叙述诸比丘入舍卫城乞食时,逢诸外...楞严咒注音版...八大人觉经...劝发菩提心文...
因果同时 这个是在讲菩萨修善。一个人没有成就心中的妙法,是成就不了善根的,他只能积集资粮。很多人念佛念了一辈...从佛法的观点来看,我们人是有情众生,既然是有情,当然就会有情绪。我们也大都体会过控制不住情绪,反被情绪所控制...
宋徽宗致和三年,四川峨眉山在四月间刮起了大风,刮倒了一棵老树,里面现一个大洞出来,一个人坐在洞里,头发胡子都...一个富有的银行家脾气非常暴躁,对周围的一切都看不惯,感到生活没乐趣。一天,他听说附近住着一位大学士,生活简单...
问: 如何关注心不被外境所转呢?一丝一毫的心都不能动,同时定住,这么强大的定力如何做到?请师父解惑,阿弥陀佛...
大势至这个名字,它是直接跟光明联系在一起的,大势至菩萨叫无边光,有的称作无边炽盛光。他全身的光明可以遍照十方...
某某师!要是有人,你在那讲经说法,或者你在放蒙山、结手印,他啪嚓啪嚓啪嚓!都给你照相,你在那坐着,心里感不感...
吃素的真义何在? 就佛法而言,一切众生都有佛性,人人都能成菩萨、成佛。基于这个理念,我们怎么能杀害众生,并且...
一道
【三藏法数】
[出华严经] 一道者。一实之道。即佛所说最上乘之法也。若依此道而修。则能顿断诸惑。顿出生死。非如二乘等次第超出。经云。一切无碍人。一道出生死。是也。(二乘者。缘觉乘。声闻乘也。)
上篇:一觉 | 下篇:第一义 |
【空界想】 p0787 瑜伽三十三卷十六页云:空界想者:谓由此想,先于自身,发起轻举柔软二胜解已;随所欲往,若...
人
七真如
摩诃诺伽那
释迦氏谱
如是缘
质多
四十一位
佛果
成时
五部灌顶
所欲致患经
【大藏经】楞严咒注音版
【大藏经】【注音版】八大人觉经
【大藏经】【注音版】劝发菩提心文

念了一辈子,也没念出往生的善根
圣严法师《有情绪的人生才活得过瘾?》

心念不清净想入定是不可能的
窗户与镜子

如何让心不被外境所转,同时定住

「大势至菩萨」名号的含义

遇到这种情况,心里是否感觉很风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