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三藏法数 > 正文
(术语)言人人本来具足佛性也。...【七种憍】 《瑜伽师地论》卷二载:七种憍为无病憍,少年憍,长寿憍,族姓憍,色力憍,富贵憍,多闻憍。...(经名)四十卷,东晋佛陀跋陀罗与法显共译。大众部所传之律藏也。法显传曰:法显本求戒律,而北天竺诸国,皆师师口...释迦如来与多宝如来之并称。据法华经卷四宝塔品载,释迦佛于灵鹫山说法华经时,由地中踊出宝塔,多宝佛于塔中出大音...(术语)法华经所说十如是之一。体者体质也,下自地狱界,上至佛界,如法十界各自色身之体也。...指正直之心。佛道在悟达诸法实相,故质直心为修行者必具之心行。据维摩经佛国品载,直心乃菩萨之净土,菩萨成佛时,...指人死后第四十九日,即满中阴之最后一日。又作七七日、尽七日、满中阴、中阴满。人死后即刻受生为中阴(中有)之身...佛所说之教法,包括各种教义及教义所表达之佛教真理。成实论卷一举出六种“佛法”之同义语,称为佛法六名,即:(一...梵名 Vijaptimātratāsiddhi-?āstra。凡十卷。护法等造,唐代玄奘译。又称唯识论、净唯识论。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一...(神名)二十八部众之一,略曰五部净。为千手观音之眷属,常随逐行者而拥护之善神也。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指为佛之教法所覆被之众生机类。全称所被机类。又作所被之缘、所被之机、所为。华严经疏卷三(大三五·五一七下):...(龙藏本)...僧伽吒经...大智度论卷第一 大智度论卷第二 大智度论卷第三 大智度论卷第四 大智度论卷第五 大智度论卷第六 大智度论卷第七 大智...民以食为天,惟病从口入,吃本来是求得健康益寿的乐事,倘吃的不当反招疾病演变为不幸的后果,我们该吃什么?瑜珈习...一、佛教对人类意识的分析 佛教把意识分为心、意、识,三个彼此相关的名词。 心,有真、妄。妄心是指烦恼,真心是讲...
过去有一个老修行,在山里头修行,他受这家人的三代供养,从他祖先祖父母时代供养,到他第三代的孙儿又供养。他不是...
佛法是不二法门。怎么叫不二呀?《心经》大家都会背诵吧?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关键就在这个即字,当下就是的,没有...因果法则是宇宙人生的客观规律。无论是否学佛,每个人都生活在因果法则中。大到天体运行、山河易位,小到一草一木、...
问: 佛是无处不在的,那为什么念佛人要到临终往生之时,才能见到佛来接引呢? 大安法师答: 佛无所不在,是指他的...【及至永明大师,以古佛身,乘愿出世。方显垂言教,著书传扬。又恐学者路头不清,利害混乱,遂极力说出一四料简偈。...
弘一法师 (1880-1942年),俗姓李,名息,学名文涛,又名成蹊、广侯,字叔同、息霜,号漱筒、演音等,别署甚多。祖...
第一义
【三藏法数】
[出大集经] 第一义者。即无上甚深之妙理也。其体湛寂。其性虚融。无名无相。绝议绝思。经云。甚深之理不可说。第一义谛无声字。是也。(无声字者。谓离语言文字之相也。)
上篇:一道 | 下篇:一实谛 |
【空自相】 p0787 显扬十五卷十页云:云何自相?颂曰:若于此无有,及此余所有;随二种道理,说空相无二。论曰...
人人本具
七种憍
摩诃僧祇律
释迦多宝
如是体
质直
四十九日
佛法
成唯识论
五部净居炎摩罗
所被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四十二章经
【大藏经】【注音版】僧伽吒经
【大藏经】大智度论
瑜珈习者的饮食长寿观
圣严法师《禅--人类意识》

杀生庆贺祝祷 反而增加恶业

圆瑛法师为什么能从禅堂里穿门而出
生命不止,布施不断

为何念佛人要到临终时,才能见佛来迎呢
让皇帝感动的永明大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