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三藏法数 > 正文
(一)权,权宜、应机;现,化现。指佛菩萨为普度众生而权巧化现各种形相。与权化、权迹、权者、应现、示现、化现等同...(修法)日本东密一流,于金胎两部灌顶外,由瑜祇经别立灌顶法,谓之瑜祇灌顶。谓两部之灌顶为金胎二、瑜祇灌顶为金...谓迷与悟各自有其因果。就四谛法而言,迷妄之因为集谛,其果则为苦谛;证悟之因为道谛,其果则为灭谛。 p4332...(杂名)元代所刻之大藏经也。又曰元本。刻于杭州路余杭县白云宗南山大普宁寺。以思溪福州二本校勘之。始于元世祖至...【摄乐作意】 p1458 瑜伽三十三卷六页云:由能最初断于欲界先所应断诸烦恼故,及能除遣彼烦恼品麁重性故;从是已后...(一)(?~680)唐代僧。处州(浙江)缙云人,俗姓蒋。为天台宗第六祖。家世业儒。十八岁时,任本郡之堂长,以娶妇...(一)指教法发展之正、像、末三时,即正法、像法、末法等三个时期。(参阅“正像末”2002) (二)指“有、空、中”三...【无明别有心法】 p1079 瑜伽五十六卷十七页云:复次当知无明、智所对治,别有心法,覆蔽为性。非唯明无,亦非邪智...即浙江鄞县大梅山。位于鄞县东南四十公里,以山上有大梅树,故名大梅。唐贞元十二年(796),马祖之法嗣法常,自天...(杂语)极乐八功德池之波声,说空无我之妙法。无量寿经上曰:波扬无量自然妙声,(中略)或寂静声,空无我声。...【无明所随增】 p1070 瑜伽六十六卷一页云:于非苦乐之所显现,麁重所摄,所有安立行自体中,于无常性,计常颠倒;...佛说出家功德经...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及馀无量众俱,前后围遶。 尔时长老舍利弗即从坐起,偏袒右肩,右...佛告阿难:汝常闻我毗奈耶中,宣说修行三决定义。所谓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 阿难,云何...
金刚经者,即有谈空,不堕空边。即空论有,不堕有边。空有两泯,真俗不二。生佛一致,事理圆融。行起解绝,直趣觉海...从前,有一个青年在家人的帮助下开了一家客栈。由于青年的精心经营及家人对他的支持,客栈的生意十分红火。 不久之...
亲近善知识,远离恶知识,为成佛妙道,诸经如是说: 世间有二知识,常与人为因缘,令人得大罪,亦令人得大福。何谓...一个人如果整天带着抱怨的心情工作,不但工作效率低,还会影响自己的身体健康。长此以往,吹毛求疵,抱怨和牢骚的不...
灵岩山寺性寂法师生平和往生纪实 二十多年前在苏州灵岩山佛学院念书时,有幸接近一些曾经亲近过印光大师的老修行,...1、心外无物,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2、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
一时,佛住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五根。何等为五?谓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慧根。 「...
在佛法当中,我们学来学去,也没有离开这一念心。 在广东的一个农村里,有一个人一下子发了财,于是就买了一串院。...
二种熏
【三藏法数】
[出翻译名义] 熏。资熏。击发之义也。盖言第八识。虽含藏一切善恶种子。若无染净二缘熏发。则不能成染净等事。如谷麦等种。虽有生芽之能。若不得水土资熏。芽亦不生。故名熏也。(第八识。即藏识也。)一熏习熏即熏发。习即数习。谓数习染净之缘。熏发心体而成染净等事。故名熏习。二资熏资犹助也。谓现对尘境所起之心。及诸惑相资熏发而成染净等事。故名资熏。
上篇:无明二义 | 下篇:二种立题 |
梵语 vijapti-mātratā。音译毗若底摩呾喇多。识,即心之本体,离识变现之外无任何实在,称为唯识。即认为吾人自己...
权现
瑜祇灌顶
迷悟因果
元藏
摄乐作意
智威
三时
无明别有心法
大梅
空无我声
无明所随增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出家功德经
【大藏经】右绕佛塔功德经
【大藏经】楞严经四种清净明诲

印光大师关于《金刚经》的开示
胜利之道

亲近善知识,远离恶知识,诸经如是说
抱怨的最大受害者是自己

灵岩山寺性寂法师生平和往生纪实
让你静心的34条法语

有五根,何等为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