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五十六卷十七页云:复次当知无明、智所对治,别有心法,覆蔽为性。非唯明无,亦非邪智。何以故?若彼无明、唯明无者;应不可立软中上品。由无性法、都无软中上品异故。又不可立无明随眠与缠差别。由无性法、于一切时,其相相似;现行、随转、不可建立。又异生心、善染无记、于一切处,常离慧明。若此无性、是无明者;应一切心皆成染污。又无性法、非有为摄,非无为摄。既非有为无为所摄;不能为染,亦不为净。又于离明心相续中,应一切时、明不得起。又不应说无明灭故;明得生起。所以者何?无有无法而可灭故。若唯邪智是无明者;为除慧明所摄诸智,余一切智、皆邪智耶?为唯染污邪执性智、是邪智耶?为诸烦恼相应邪智、是邪智耶?若言初智是邪智者;一切异生相续中智、皆应邪智。若善、若无记。此不应道理。若唯染污邪执性智、是邪智者;唯应五见萨迦耶等、名染性智。此中如实不了行相、是名无明。由有如实不了行故;邪执事相。是名为见。谓萨迦耶见、由无明力、执我我所。如是余见、各于自事,邪执行转。然彼诸见、不离愚痴。由痴与见、行相各别,是故此五染污性智名为无明,不应道理。又若无明与诸见相无差别者;世尊不应七随眠中,于无明外,立见随眠。又佛世尊、曾无一处、于诸见上,示无明名。若诸烦恼相应邪智是无明者;萨迦耶等五种邪见、智为自性,无二智体俱有相应;是则诸见、应与无明、常不相应。又若贪等烦恼力故;令相应智、成愚痴性;即应贪等增上力故;得有愚痴。非痴增上、痴为导首,故有贪等一切烦恼。又应可说如余烦恼相应之慧,由相应故;得成染污。非彼自性。非愚痴体可成痴性。又如诸余烦恼相应,非烦恼性诸心心所。是故当知别有无明,是心所性;与心相应。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本生)昔毗婆尸佛时,波罗捺国王有太子,名忍辱。太子之父母病重,医云:应以不瞋人肉为药。太子自念我生来不瞋,...又叫做开眼,即佛像落成后,举行仪式以供奉之。...指念佛行者所起之心念,能系住一处而不散乱,即后念继前念,相续不断,中间不杂余念。往生要集卷中(大八四·五六中...【所假借庄严具喩】 p0743 瑜伽八十四卷一页云:又彼诸欲,喩所假借庄严具者:托众缘故。...百非者,百举大数,非乃非有非无等,为非认也。所谓涅槃理超四句,体绝百非也。或列举之如下: 一、四句各成四...《阿育王经》,十卷,梁代僧伽婆罗(古代扶南国来中国僧人)译。是记述印度阿育王崇护佛法的事迹,以及摩诃迦叶乃至优...内心曼荼罗与外相曼荼罗之合称。内心曼荼罗又称心中曼荼罗、内坛、心坛,外相曼荼罗又称心外曼荼罗、外坛。前者系住...【迷苦有十随眠】 p0943 瑜伽五十八卷十一页云:云何迷苦有十随眠?略五取蕴、总名为苦。愚夫于此五取蕴中,起...(物名)铁钵也。比丘之食器。梵语,钵多罗Pātra,译曰应器。又曰应量器。谓应法之食器也。又应受人供养者所用之食...梵名 Vasu。又作婆[艹/叟]、婆薮缚斯。系奉婆罗门教之仙人。昔之摩揭陀国王,后出家为仙人,尝依四吠陀法之赞言,主...又作光明相。指佛、菩萨等诸尊身体发出光明之相,象征佛、菩萨之智慧。绘画、雕刻等所表现之光相多系圆形,故又称圆...《瑜伽菩萨戒本》 弥勒菩萨说 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若诸菩萨,已受菩萨所受净戒,应自数数专谛思惟:此是菩萨正所应...禅秘要法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复有五百大德声闻:舍利弗、大目揵...佛说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
从前,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说法度众时,许多敬仰佛陀慈悲、威德和想寻求人生意义的人,都纷纷来到祇桓林。当时...
我们常说认识感情动物,人有七情六欲,欢喜、愤怒、痛苦、恐惧等各种情绪,深深的左右着我们的日常生活。尤其现在,...
问: 师父慈悲,我有一个问题想问,就是对那些老人家,已经病了很久很久,在医院或者疗养院那种,他们插着那个管维...问: 法师,惜福和修行有什么直接的关系吗? 慧广法师答: 以前圣严法师讲过这样一个公案:在日本的大本愿寺,有一...中国的节日,大凡和祭有关,以祭悟道,这是中国人的智慧。 清明节是最具代表性的与祭有关的节日,它具有丰厚的文化...
《业疏》云:于本藏识,成善种子,此戒体也。简单讲:戒体就是在阿赖耶识成就一个善种子,这就是戒体。 有一个观念...
在千百年来东方的传统春节文化里,亲朋好友之间新年第一次见面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恭喜发财!寓意着对新的一年的财运...有人说,现在的世界是修罗世界。修罗的特性是什么?就是嗔心重。据佛经说,嗔心重的修罗,专喜与帝释斗争。所以斗争...
无明别有心法
【法相辞典】
【无明别有心法】 p1079
上篇:无明有二种业 | 下篇:无相转有五位 |
(故事)室罗城有一狂人曰演若达多。某日朝,以镜照面,于镜中得见头中眉目而喜。还观己,不得见己头中眉目,因大瞋...
忍辱太子
开光
念念相续
所假借庄严具喩
百非
阿育王经
内外曼荼罗
迷苦有十随眠
应器
婆薮
光相
【大藏经】瑜伽菩萨戒本
【大藏经】禅秘要法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

蜜浆供佛得道

培养积极乐观的情绪,别让坏情绪毁了你

插管维生的病人可以安乐死吗
惜福和修行有什么直接的关系吗
心灵「清明」

菩萨有两种因缘会失去戒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