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名)元代所刻之大藏经也。又曰元本。刻于杭州路余杭县白云宗南山大普宁寺。以思溪福州二本校勘之。始于元世祖至元十四年,至至元二十七年而雕造竣功。总计一千四百二十二部,六千一十七卷,五百五十八函。其中有大乘经五百二十八部,二千一百七十四卷。小乘经二百四十二部,六百二十一卷,大乘律二十五部,五十二卷。小乘律五十四部,四百三十九卷。大乘论九十七部,五百二十三卷。小乘论三十六部,七百二十卷。贤圣传记录一百八部,五百四十四卷。续入藏三百三十二部,九百四十四卷。其函号部数等,大与宋藏同。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诸佛法界能作五业】 p1360 摄论三卷二十一页云:复次应知如是诸佛法界,于一切时,能作五业。一者、救济一切有情...(Abhidharmadīpa with Vibhāsāprabhāvrtti)系西元一九三七年,由罗睺罗三雅纳(Rāhula Sājkrtyāyana)于西...又作五百世。为表示长时所用之语。语出五百本生经,该经现已失传。 p1080...圆成实性,即诸法胜义。所谓一真法界,亦即名为真如。言真如者,真实而不虚妄,如常而无变易也。十真如者,虽真如性...指色界四禅天中之第三天。又作第三静虑、第三禅。因离第二禅之喜,更生静妙之乐,故又称离喜妙乐地。其为仅有之意识...(术语)发诸见之智慧也。止观十上曰:如是见慧从何处出?由禅中有观支。...复次若略说摄有十一种,谓相摄、界摄、种类摄、分位摄、伴摄、方摄、时摄、一分摄、具分摄、更互摄、胜义摄。...(杂语)憎怨爱亲也。无量寿经下曰:当为导师,等无憎爱。圆觉经曰:认四颠倒为实我体,由此便生憎爱二境。...方便智和般若慧。证悟了真理叫做般若慧;通达利益他人之方法和手段,叫做方便智。...(经名)一卷,赵宋法天译。虚空藏菩萨问七佛陀罗尼经之别译。...(术语)烦恼之异名。贪瞋等之烦恼,坌秽真性,劳乱身心,谓为尘劳。维摩慧远疏曰:烦恼坌污,名之为尘。彼能劳乱,...地藏十轮经...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大城竹林园中,与大苾刍众五百人俱。 时,有众多苾刍身患痔病,形体羸瘦、痛苦萦缠,于...(根据印光大师校定本校对)...
明学长老德高望重,慈悲为怀,平易近人,心胸宽大,大家都习惯地称呼他明大和尚,他似乎也喜欢这样的称呼,因为这样...
尊师重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往今来,代代相传。这亦从另一个侧面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聪明睿智。尊重师长,意在...
中国古代以和为最高的价值。孔子弟子有若说: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孔子亦说:君子和而不同,...问: 世间的一切都离不开因果的定律,假如说一个人不小心受伤,这是否也属于因果的报应?或是只是不小心,跟因果无...问: 弟子熏习道德教育多年,今方闻正宗佛教一年,倍有惭愧。有三个问题想请 师父指正。 一、因在汉地文化中,儒、...沩山灵佑的故事,有一次他的弟子石霜楚圆正在筛米,被灵佑禅师看见了说:这是施主的东西,不要抛散了。 我并没有抛...
你要下辈子保持人身,你得修中品的十善业道,你得要持五戒,杀盗淫妄酒你不能犯,你得要奉行儒家的五常:仁义礼智信...生命的真相是什么?生命不过是灵魂随业流转而不断生生死死的历程。 什么叫业?就是我们的所作所为、所言所语、所思...
元藏
【佛学大辞典】
上篇:元贤 | 下篇:云云 |
(杂语)百二十刹那也。俱舍论十一曰:刹那百二十,为一怛刹那。...
诸佛法界能作五业
阿毗达磨灯论
五百生
十种真如
三禅天
见慧
摄
憎爱
方便般若
圣虚空藏菩萨陀罗尼经
尘劳
【大藏经】【注音版】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
【大藏经】佛说疗痔病经
【大藏经】【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品

略记一代高僧明学长老的慈悲与智慧

尊重师长为何如此重要

为什么要以「和」为贵
不小心受伤,是否也属于因果报应
佛弟子应如何看待儒道的思想
一粒习气之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