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三藏法数 > 正文
(名数)诸法既有权实之二法,达于其权法之差别,为如来之权智,达于其实相之一理,为如来之实智。开三显一之如来善...谓善恶业因能招感苦乐的果报。...禅林用语。形容一知半解,似通非通之禅。担,即担负行李之意。谓禅之真意,系无穷无极者,半通之禅,则如担负行李之...梵语 phānita。指煎熬甘蔗最初所得之浓汁。正法念处经卷三(大一七·一七上):“生白净法,如甘蔗汁,器中火煎,...(术语)本门十妙之一。众生之感与佛之应,共为不可思议也。...为唐末曹洞宗越州乾峰禅师之上堂开示语;谓到达悟境必须舍除、解脱二种光与三种病。二光,即能取光、所取光。能取光...(术语)又云突膝吉栗多,突瑟ㄦ理多Duṣkṛta,独柯多(巴)Dukkaṭa。戒律之罪名也。四分律分之为身口二业,而译...梵语 prathama-yāma,巴利语 pathama-yāma。又作初更。指夜分之初,即今午后八时顷。系昼夜六时之一。经典中常有...(名数)华严十玄门所摄之十义,即教义理事等十双,故曰十对。...(人名)玄素之法嗣。始驻锡于径山。唐代宗大历三年诏使至阙。召对叶旨。赐号国一。辞归本山。德宗贞元八年寂。寿七...【离杂秽语妙行】 p1429 集异门论十卷十一页云:云何离杂秽语妙行?答:如世尊说:苾刍当知;有断杂秽语、离杂秽语...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舍利弗言:「舍利弗!佛有四种胜妙善法,能令众生得无量果、无量...佛说佛名经卷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婆提城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四众围绕。及天龙夜...(印光大师校印版本)...
关怀绑票案 我有一位朋友,她原来是基督徒,她是在海边长大的,平常很讲究吃海鲜,她甚至会潜水去射鱼,鱼虾必须要...
凡位菩萨的观照,第一个阶位是胜解行地。这个胜解行地,包括外凡的资粮位、也包括内凡的加行位,要经过一大阿僧祇劫...《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十九》 普贤行品第三十六: 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复告诸菩萨大众言:佛子!如向所演,此但随...每一个人都在追求幸福!但什么是真正的幸福呢?我觉得唯有‘内心安适,俯仰无愧’的人才有真正的幸福。因为心如不安...只要谈到佛教教理,多数人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苦。佛教说众生皆苦,释迦牟尼佛也是因为充分感受到人生充满了生、老、病...
问: 在忏悔时,我们对罪业是诃责的,但是要同时观察罪业本空,如何融通才可以趋向清净? 净界法师答: 我们在观想...大乘佛教的主要精神,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的话,那就是悲智双运,福慧并修。这里,悲和福体现的是大乘佛教度人利他的...
我家附近有个凤凰山,凤凰山上有个凤凰古寺,山下有一些菜园和草莓园,是我们周末常去的地方。元旦放假去凤凰山玩,...
二种根本
【三藏法数】
[出楞严经] 一无始生死根本谓众生经无穷劫。流转生死。求其初始。实不可得。但迷失本性。即随生死。故名无始。生死根本者。即是攀缘之心。经云。用攀缘心为自性者。是也。二无始菩提涅槃元清净体梵语菩提。华言道。梵语涅槃。华言灭度。谓性净理体。虚融寂灭。不迁不变。无始无终。故名无始菩提涅槃。不染烦恼。不涉生死。故号元清净体。即菩提涅槃清净之根本也。
上篇:二根 | 下篇:二种识 |
(术语)六蔽心之一。愚痴之烦恼蔽心性也。...
权实二智
业感
一担禅
颇尼多
本感应妙
乾峰二光三病
突吉罗
初夜
十对
径山道钦禅师
离杂秽语妙行
【大藏经】佛说施灯功德经
【大藏经】佛说佛名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阿弥陀经

螃蟹的遭遇和被绑票一样

修行要经多长时间才能圆满
起瞋恚心,即成就百万障门
慧律法师《知足则幸福常存》
圣严法师《痛苦的发生与消失》

【推荐】站在本来没有业障的角度来忏悔
大乘佛教的慈悲与智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