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六蔽心之一。愚痴之烦恼蔽心性也。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杂语)Utkuṭuka,又作嗢俱吒。译曰蹲踞。两足蹈地,竖两膝。凡向人谢罪,向大众申礼等作之。南海寄归传三曰:嗢...(术语)又作救世尊、救世者、救世大悲者等。佛菩萨之通称。法华经化城喻品曰:善哉见诸佛,救世之圣尊,能于三界狱...(术语)一别解脱律仪,于欲界受戒法而发生之戒体也。二静虑生律仪,入色界诸定自发生之戒体也。三道生律仪,入无漏...(经名)一卷,后汉安世高译。中阿含爱生经之别译。梵志之儿死,愁忧见佛。佛言爱生便生愁忧。后因波斯匿王之请,广...(天名)Pṛthivi,地神名。即其真言也,以体字为真言之体。正音是他字门也,一切之法,皆有所依住处,故如来藏犹如...(杂语)净佛国土者,维摩经佛国品所谓若菩萨愿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佛国土即菩萨成佛时感得之国土...【僧佉论】 正云僧企耶。此云数术,又翻数论。辅行云:迦毗罗说经十万偈,名僧佉论。用二十五谛,明因中有果,...复有非一切时同行相应,谓依止心,或时起信等善法,或时起贪等烦恼随烦恼法。...【应时而说】 p1400 瑜伽八十四卷二页云:应时而说者:若了知彼愿乐欲闻,及堪闻者;方可为说。坐卑座等,是名为时...坐禅观法。指坐禅时修行种种观法。景德传灯录卷二师子尊者章(大五一·二一四下):“有波利迦者,本习禅观。” p6...(术语)众生身语意之三密与法身佛之三密相应,融和而无隔历,父母所生之肉身,即为佛身也。...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告诸比丘:「当知食以节度,受而不损。」 佛言:「人持饭食施人,有五福德...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城逝多林给孤独园。与大苾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菩萨摩诃萨万二千人俱。尔时三十三天...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大城竹林园中,与大苾刍众五百人俱。 时,有众多苾刍身患痔病,形体羸瘦、痛苦萦缠,于...问: 在这个斗诤的世界里,如果太善良是会被欺负的。我们不可能百依百顺,不管是怎么样都会自我保护。怎样算是恒顺...春季气候干燥,乍暖还寒,所谓冬藏春捂是民间普遍的观点,所以很多人觉得春天不用补,其实不然,每个季节都有最适合...
疏文:自性弥陀,唯心净土,意盖如是。是则禅宗、净土,殊途同归,以不离自心,即是佛故,即是禅故。彼执禅而谤净土...○修行要在动用中修,不一定要坐下来闭起眼睛才算修行,要在四威仪中,以戒定慧三学,除贪瞋痴三毒,收摄六根如牧牛...佛法发源于印度,流传于中国,乃至世界各国。其目的无非令人觉悟自心,离苦得乐。盖「佛者」觉义,自觉觉他,觉行圆...
作者简介:李丰,细胞病理权威、台大医院主治医师、国立台湾大学医学院病理科副教授。1999年退休。她在30年成功抗癌...
诸位要参禅吗?那你必须提起话头,放下万缘。唯有提得起,才能放得下,同时也唯有放下,始能提得起。如果既提不起又...
中国人素重礼仪,在称谓方面亦十分讲究。而佛教的称谓多属中印合璧,不仅特殊,而且颇具神秘色彩。随着改革开放的深...
痴心
【佛学大辞典】
上篇:痴水 | 下篇:痴狗 |
乃指过去七佛通戒之偈颂。迄今仍为佛教徒所传诵。此偈之义,依增一阿含经卷一序品(大二·五五一上):“四阿含义,...
嗢屈竹迦
救世
三种律仪
婆罗门子命终爱念不离经
钵哩体吠
净佛国土成就众生
僧佉论
非一切时同行相应
应时而说
禅观
三密相应
【大藏经】佛说食施获五福报经
【大藏经】佛说佛顶尊胜陀罗尼经
【大藏经】佛说疗痔病经
太善良会被欺负,该怎么办
春季补身的九君子

禅与净土殊途同归
虚云老和尚法语
倓虚大师《念佛论》

台湾医生30年淋巴癌自救成功:纯素和运动

唯有放得下,才能提得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