乃指过去七佛通戒之偈颂。迄今仍为佛教徒所传诵。此偈之义,依增一阿含经卷一序品(大二·五五一上):“四阿含义,一偈之中尽具足诸佛之教及辟支佛、声闻之教。所以然者,诸恶莫作,戒具之禁,清白之行;诸善奉行,心意清净;自净其意,除邪颠倒;是诸佛教,去愚惑想。”因诸佛出世之初,弟子清净,不须别制禁戒,但以一偈通为禁戒,故又称通戒、略戒。又据增一阿含经卷四十四载,过去七佛之偈颂为:(一)毗婆尸佛:忍辱为第一,佛说无为最,不以剃须发,害他为沙门。(二)试结(尸弃)佛:若眼见非邪,慧者护不着,弃捐于众恶,在世为黠慧。(三)毗舍罗婆(毗舍婆)佛:不害亦不非,奉行于大戒,于食知止足,座床亦复然,执志为专一,是则诸佛教。(四)拘楼孙佛:譬如蜂采花,其色甚香洁,以味惠施他,道士游聚落,不诽谤于人,亦不观是非,但自观身行,谛观正不正。(五)拘那含牟尼佛:执志莫轻戏,当学尊寂道,贤者无愁忧,当灭志所念。(六)迦叶佛:一切恶莫作,当奉行其善,自净其志意,是则诸佛教。(七)释迦牟尼佛:护口意清净,身行亦清净,净此三行迹,修行仙人道。后世佛教所通用之通戒偈乃迦叶佛之偈,但文字上略有不同,即增一阿含陉卷一阿难所引“诸恶莫作,诸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四句。[出曜经卷二十五、根本萨婆多部律摄卷十四、有部毗奈耶卷五十、四分律卷三十五] p97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真实究竟解脱有二种前行法】 p0921 瑜伽八十五卷五页云:复次卽彼解脱,有二种前行法。一者、见前行法,二者...(譬喻)乘人而运于一切智地岸之船。即佛也。教行信证文类二曰:能流入愿海,乘一切智舟。...亦名:绮侧语、无义语 行事钞·随戒释相篇:“言绮语者,古德释云,如世锦绮交错成文。或云绮侧语,言乖道理,故名...禅林用语。指师家所用来彻底打破学人之执着迷妄之精辟语句。祖堂集卷六洞山良价章:“师示众云:‘诸方虽有惊人之句...林,指丛林、禅林;下,即于丛林中之意。又于日本,如受幕府统治之五山禅院,称为丛林;反之,不受统辖之地方禅院,...(菩萨)菩萨名。佛为母说法,上忉利天时,此菩萨为作三道之宝阶。观佛三昧海经六曰:父王白佛:佛母摩耶生忉利天,...(名数)菩萨见地狱之苦而救之,有三种之示导:一、神变示导,现神通之力而救苦者,是属于身业。二、记说示导,念念...菩萨五十二位修行中,第四个十位名十回向,以大悲心,救护一切众生,谓之回向。前之住行,出俗心多,大悲心少,此则...紧波迦,梵语 kimpaka。属胡芦科之一种毒草。学名为 Trichosanthes palmata。又作甄波迦果。慧琳音义卷四十一载,此...(术语)Stūpa,又作窣堵波、窣睹波、素睹波、薮斗婆,旧称薮偷婆、私鍮簸、数斗波、鍮婆、塔婆、兜婆、塔、浮图等...(名数)经论之诸释不同。多用下三种:(一)大品般若经佛母品开十四难而为六十二。先计色蕴有常等四句:一、色为常...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序 古筠比丘德异撰 妙道虚玄不可思议,忘言得旨端可悟明。故世尊分座于多子塔前,拈华于灵山会上,...无量义经序 萧齐荆州隐士刘虬作 无量义经者,取其无相一灋,广生众教,含义不赀,故曰无量。 夫三界群生,随业而转;...金光明最胜王经...问: 有人说,往生只是在人断气前,若断气后顶多生人天,并且说不要经常参加断气后的助念,阴气太重对人不利。我们...
问: 师父!阿弥陀佛!师父刚讲到怎么面对如灰尘的人事因缘,弟子已经很清楚掌握到那个修持的诀窍,但是面对积极的...
敬爱的亲人们!人生在世,相聚总是匆匆,繁忙之中偶尔有机会相聚时,我们却没有就人生真正的大事生死问题进行深入探...问: 在企业工作结果是导向的,需要高效率,而且很多时候工作任务是并行处理的能力,综合性部门更是如此,那么这种...人生三不斗:不与君子斗名,不与小人斗利,不与天地斗巧。 人生三不争:不与上级争锋,不与同级争宠,不与下级争功...
我们在人世间的成就不是有多大的产业,名下有几栋房子,有名牌的跑车。阎浮提众生举心动念无不是业无不是罪,对于绝...
问: 每天一不发愿,二不回向,三不诵经咒,不上早、晚课,只念南无阿弥陀佛六字洪名,行吗?只这样,能上品往生吗...
读诵大乘。 对净业行人来说,主要是读诵净土五经。此外,像《法华经》《楞严经》《华严经》等大乘经典也可以循环去...
七佛通戒偈
【佛光大辞典】
上篇:七佛八菩萨所说大陀罗尼神咒经 | 下篇:七佛经 |
除疑怪,梵名 Kautūhalah。又作除疑盖菩萨。大众若有疑怪之事不能决了,此菩萨即往其所,为不请之友,常断除一切众...
真实究竟解脱有二种前行法
一切智船
绮语
刮骨之言
林下
持地
三种示导
十回向
紧波迦果
率都婆
六十二见
【大藏经】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大藏经】无量义经
【大藏经】【注音版】金光明最胜王经
大安法师:断气之后助念还有用吗

理观让你清净,事修让你庄严

人是不死的,死只是生命轮转的一种状态
如何让心养成专注的习惯
人生三论

千万不要向阿弥陀佛请假

不发愿不回向不诵经咒,只念六字洪名可以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