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菩萨名。佛为母说法,上忉利天时,此菩萨为作三道之宝阶。观佛三昧海经六曰:“父王白佛:佛母摩耶生忉利天,佛今光相神通具足,云何当往为母说法?佛告大王:如来当如转轮圣王足行之法,从阎浮提上忉利天,问讯檀越为说妙法。尔时会中有菩萨摩诃萨,名曰持地,即从座起入首楞严三昧。三昧力故从金刚际金刚为轮,金刚为根,金刚为花,花花相次出阎浮提。时四龙王难陀,跋难陀,阿耨达多,娑伽罗龙王等,各持七宝诣持地所。奉上七宝,为佛世尊作三道宝阶。左白银,右颇梨,中黄金,从阎浮提金刚地际上忉利宫。”摩诃摩耶经上曰:“天帝释知佛当下,即使鬼神作三道宝阶。”增一阿含经二十八曰:“释提桓因,告自在天子,(中略)化作金银水精。”造像功德经上曰:“毗首羯磨,并诸天众,知佛将欲下阎浮提,作三道宝阶。”【又】胎藏界曼荼罗地藏院第七位,有持地菩萨。密号曰内修金刚,愿相金刚。其荷负众生,如地之能持万物。故名。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名数)一、事观,观因缘所生之事相,二、理观,观万法之实性也。诸宗之观法,各分此二观,如天台一家,以占察经所...(人名)Ārāḍakālāma,又作阿蓝,仙人之名。译曰懈怠。佛出家始就此人学。涅槃经二十一曰:夜半逾城至郁陀迦阿...【不坏回向】 修唯识行,四十一阶的十回向位的第二位。此位菩萨,于三宝所,得坚固不坏信,以己善根,回向众生,令...(衣服)又曰一色七条。以锦或金襕或金纱或织物等作之。不如衲袈裟之杂他色,惟为一色,故曰平袈裟。论尊卑,则平袈...(异类)Prabhāvati,阿修罗王之妹名,译曰明妃。婆薮槃豆法师传曰:阿修罗有妹,名波罗颇婆底(知履反)波罗颇,...(书名)具名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六祖大师慧能于韶州大梵寺坛上所说之法。门人记之,尊为法宝坛经。略曰坛经。称经者...谓身体上地、水、火、风不调和,系生病的别名。...(术语)十不二门之一,证色与心不二之法门也。...四种正行者,谓苦迟通行、苦速通行、乐迟通行、乐速通行。初谓钝根未得根本静虑,第二谓利根未得根本静虑,第三谓钝...【出世道离欲】 p0483 瑜伽二十二卷一页云:云何名为由出世道而趣离欲?谓如有一,亲近善士。于圣法中,已成聪慧;...(譬喻)风前之灯烛也,以譬物之无常。西域记八曰:世间富贵。危甚风烛。往生讲式曰:一生是风前之烛,万事皆春夜之...大悲咒修持仪轨...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伤哀诸所有生死之类故,结出谶微,分别善恶,都有五道人作善恶有多少,瞋恚有薄厚...百喻经卷第一 尊者僧伽斯那撰 萧齐天竺三藏求那毘地译 愚人食盐喻 愚人集牛乳喻 以梨打破头喻 妇诈语称死喻 渴见...
佛教各乘各宗都把得到正见作为修行最重要的前提。如《佛性论》所说,学佛要以正见为先行,因为正见总摄了戒定慧三学...
先持声闻四弃八弃,执身不动。后行菩萨清净律仪,执心不起。禁戒成就,则于世间永无相生相杀之业。偷劫不行,无相负...过去,佛陀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弘法。一日清晨,佛陀用完斋饭后,至宁静的安陀林中打坐。这时,精舍中有两位比丘起...
太虚法师讲过一句话:人成即佛成。说的是:我们在人世间修行,无论是世间的善法还是出世间的善法,都是以人这个本体...这个故事说的是悔悟,取自《杂譬喻经》。 古时候,有个国王得了一种怪病,他总是莫名其妙地出现头疼脑热的症状,而...
摩诃迦叶尊者承佛嘱咐,令正法住世,勿令失传。于是召集五百阿罗汉结集经、律、论法藏,令四众弟子得以依三藏修行。...
问:如何是大乘顿悟法要? 师曰:汝等先歇诸缘,休息万事。善与不善,世出世间,一切诸法,莫记忆,莫缘念,放舍身...我们常说:修行就是修正自己的行为可见修行必须要有修正的对象。因此,每一个人无论在待人处事、行住坐卧,或是起心...
持地
【佛学大辞典】
上篇:持名称者 | 下篇:持戒 |
普是普遍,等是平等,普等三昧是说修禅定的人,能在禅定中普见诸佛。...
二观
阿罗逻
不坏回向
平袈裟
波罗颇婆底
坛经
四大不调
色心不二门
正行
出世道离欲
风烛
【大藏经】【注音版】大悲咒修持仪轨
【大藏经】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大藏经】百喻经

如何获得佛法正见

持戒的方法次第
接受忏悔,远离痴暗

最根本的世间善法
最不称职的御医

迦叶尊者的涅槃因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