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王)胎藏界释迦院之一尊,耶输多罗之译名。此明妃凡有来求者,则必施与之,故名称普闻。以持此名称普闻之德故立此称。大日经一曰:“明妃住其侧,号持名称者。”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名数)一、智慧庄严,研智慧而为身之庄严者。二、福德庄严,积福德而为身之庄严者。六度中檀等五者,福德庄严也,...(杂名)药名。探玄记二十曰:阿罗婆药者,云阿吒迦阿罗婆,此云金光汁药。阿吒迦,云金光明Hātaka,阿罗婆,云汁...【不增不减真如】 修唯识行,第四修习位的十真如之一。这是第八地断作加行障所证,此真如断染不减,得净不增,故名...(物名)谓禅林两头有总之带也。为支那之平江所产,故名。平江在临安府。说见象器笺十七。...(术语)波罗提提舍尼之略。...(术语)Mānḍala,梵语曼荼罗,义译为坛。以筑坛安置曼荼罗之诸尊故也。坛形有种种。密门杂抄曰:今于堂内造木坛...四大是地、水、火、风,因他们周遍于一切色法,所以叫做大,又能生出一切的色法,所以叫做种。...(术语)佛之光明有色光心光二种。色光者照一切众生,心光者照仰信者。然此二者,非有差别,实为一体也。...支分建立者,谓初静虑有五支,何等为五?一寻、二伺、三喜、四乐、五心一境性。第二静虑有四支,何等为四?一内等净...【出世间正智】 p0483 瑜伽七十二卷五页云:何等名为唯出世间正智?谓由此故;声闻,独觉,诸菩萨等,通达真如。又...(术语)起猛烈之风分散支体之三昧也。止观一曰:阿难河中入风三昧,四派其身。同辅行曰:尊者默然即入三昧,名风奋...梵网经菩萨戒本(诵戒专用)...原夫诸佛悯念群迷随机施化,虽归元无二而方便多门,然于一切方便中求其至直捷至圆顿者,莫若念佛求生净土。又于一切...(根据印光大师校定本校对)...问: 为什么修行者一定要受戒? 如本法师答: 凡夫修行的过程,不是执理废事,就是执事废理,不能行中道法门,因此...
问: 请法师给弟子通俗地解释一下,什么是念自性弥陀,生唯心净土?每个人的心里都不一样,那每个人的净土也不同吗...
【阿难!譬如有人,谈说酢梅,口中水出,思踏悬崖,足心酸涩,想阴当知亦复如是。】 前面的感受是一个直觉的反应,...古时候,有一个农夫要到另外一个村庄办事,可是当时交通不便,他只能徒步行走。走啊走,这农夫穿过一大片森林后发现...
蕅益大师对信心的诠释用了六信:信自、信他、信因、信果、信事、信理。 我们来看信因信果,这个因果法则既体现在世...
【原文】 人未有不欲长寿康宁,子孙蕃衍,功业卓著,吉曜照临者。亦未有欲短折疾病,后嗣灭绝,家道倾颓,凶神莅止...
从前印度的阿育王信佛非常虔诚。有一年,他要举办供僧法会,礼请全国的高僧前来接受他的供养。按照佛教的规矩,在供...
我们如果没有深入的研究唯识,对我们内心的状态很容易作出错误的判断。假设没有第七意识,你会说:那我为什么会有欲...
持名称者
【佛学大辞典】
上篇:持名 | 下篇:持地 |
普贤菩萨的十大行愿,即:敬礼诸佛、称赞如来、广修供养、忏悔业障、随喜功德、请转法轮、请佛住世、常随佛学、恒顺...
二严
阿罗婆
不增不减真如
平江绦
波罗提舍尼
坛
四大种
色心二光
支分建立
出世间正智
风奋迅三昧
【大藏经】【注音版】梵网经菩萨戒本(诵戒专用)
【大藏经】阿弥陀经要解
【大藏经】【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品
修行人为什么一定要受戒

什么是念自性弥陀,生唯心净土

【推荐】你是快乐的时间多,还是痛苦的时间多
坚定的信念值得终身携带

我们不仅是极乐的享用者,而且是所有者

印光大师寿康宝鉴序

不论老少美丑,心都要平等对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