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是地、水、火、风,因他们周遍于一切色法,所以叫做“大”,又能生出一切的色法,所以叫做“种”。
佛教词典 > 佛学常见辞汇 > 正文
【遍行作意】 p1124 瑜伽十一卷十八页云:遍行作意者:谓佛世尊、现见一切无障碍智相应作意;若诸菩萨遍于三乘及五...【成就妙慧】 p0665 瑜伽二十五卷十八页云:云何名为成就妙慧?谓聪念觉、皆悉圆满,根不暗钝,根不愚顽,亦不...亦名:与依止羯磨并解 羯磨疏·集法缘成篇:“与依止并解者,入道虽久,智钝神昏,才忏还犯,数作不止。既无志度,...【十地经论义记】 又作十地义记、十地论疏。隋代慧远撰,凡十四卷。乃注解世亲菩萨《十地经论》之作。本书初反覆说...亦名:广教行法 子题:广教端序、广教正宗、广教流通分 行宗记·释戒经序:“就初段广,大分为三。始于和合至序后如...【补特伽罗】 为梵语 pudgala,的音译,意译为数取趣、人、众生,指轮回转生的主体而言。数取趣,意为数度往返五趣...即理入与行入之二入道要旨,及行入之报冤行、随缘行、无所求行、称法行等四行。景德传灯录卷三十载菩提达摩略辨大乘...(譬喻)劫数之多譬如大海之水量。华严经二曰:佛于无边大劫海,为众生故求菩提。...梵语 nirodha-samāpatti-asajskrta。又作想受灭无为。唯识宗六无为之一。指禅定进入无色定之无所有处境界,六识心...亦名:骂相 子题:三行骂法、行骂法、面骂、喻骂、自比骂、恶法骂、卑姓家生、行业卑、伎术卑、善法骂、上恶法骂、...炷,为烧香之意。烧香一次即称为一炷。敕修百丈清规卷七(大四八·一一五四上):“圣僧前,烧香一炷,大展三拜,巡...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时称)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耶离国猕猴林中青莲池精舍。与大比丘...(印光大师校印本)...形疾有三:风、寒、热病,为患轻微。心有三病,患祸深重,动有劫数受诸苦恼,唯佛良医能为制药。行者无量世界长婴此...
读诵大乘。 对净业行人来说,主要是读诵净土五经。此外,像《法华经》《楞严经》《华严经》等大乘经典也可以循环去...有一则故事说,一个穷人与妻子,六个孩子,还有女儿女婿,共同生活在一间小木屋里,局促的居住条件让他感到活不下去...
华严经行愿品末卷所列十种广大行愿中,第八曰常随佛学。若依华严经文所载种种神通妙用,决非凡夫所能随学。但其他经...
《金刚经》上有这句话,何谓须陀洹,须陀洹就是初果,须陀洹者不入色声香味触,是名须陀洹,不入色声香味触法,他又...
问: 我是一名居士,在寺庙参学时,与许多出家在家众接触时,他们一致认为我适合做护法。我虽乐意做,但是因为没有...
勿以聪明骄人 真实用功方好 观来书,词义均好,无可改,故不批。汝年二十一,能诗能文,乃宿有善根者。然须谦卑自牧...
在佛教里面,释迦牟尼佛给在家人提出五条基本的规范,这五条规范我们称之为五戒。第一条不杀生;第二条不偷盗;第三...释迦牟尼佛于《十善业道经》中说:当知菩萨有一法,能断一切诸恶道苦。......言善法者,谓人天身、声闻菩提、独觉菩...
四大种
【佛学常见辞汇】
上篇:四大 | 下篇:四大不调 |
【所立法不成】 p0741 因明入正理论云:所立法不成者:谓说如觉。然一切觉,能成立法无质碍有;所成立法常住性...
遍行作意
成就妙慧
依止法并解
十地经论义记
广教总分三分
补特伽罗
二入四行
劫海
灭尽定无为
行骂戒骂相
一炷
【大藏经】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大藏经】【注音版】华严经净行品
【大藏经】思惟略要法

读诵大乘,劝进行者
处境并不是最糟糕的

佛陀会做这7件你我都难做到的小事

功夫用得纯熟的人没有妄想

我不如别人自惭形秽该怎么办

【推荐】勿以聪明骄人 真实用功方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