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三藏法数 > 正文
(名数)如来以权智初开三乘之教为权教,后示一乘之理为实教。如此开会之妙用,悉为权智所使然。就四教而判之,则藏...由宿世所作的种种罪业而生今世的种种障碍,如人今生所作所为皆不如意,就是业障的缘故。...谓众人之所以能同乘一树荫、同渡一河流者,皆系前世因缘所促成之果。 p80...梵名 Phālguna,巴利名 Phagguna。为印度历第十二月之名称。又作颇勒具那、颇攞遇抳、颇求那、区勒具拏、叵勒拏、...(术语)谓穷极之始修也。圆觉经曰:平等本际圆满十方。胜鬘经曰:生死者依如来藏,以如来藏故说本际不可知。...位于韩国江原道高城郡金刚山。为韩国三十一本山之一。始于新罗法兴王七年(520),阿度和尚所建,时称圆觉寺。景德...(物名)香名。陀罗尼集经五曰:突婆香,唐云茅香。...初夜所诵之偈。善导往生礼赞偈载,当初夜(今午后八时顷)时,诵无量寿经中之礼赞偈,作二十四拜,且应诵(大四七·...(人名)卧龙破庵祖先之法嗣。名师范,号无准。东福寺之开山圣一、圆觉寺之开山祖元,皆其法嗣也。...【识住差别】 p1434 瑜伽五十四卷一页云:云何住差别?谓四识住。如经言:有四依取、以为所缘,令识安住。谓识随色...(譬喻)大品经十喻之一。神仙之通力,天龙之业力,或以禁咒禅定等变化现出种种之物名为化,此化事化物,空而无实也...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伤哀诸所有生死之类故,结出谶微,分别善恶,都有五道人作善恶有多少,瞋恚有薄厚...(弘化社32分本)...佛说盂兰盆经...
「生命存在,究竟有何意义?」许多人在一生之中,会不断叩问这个生命大题,且在不同的历程,会有不同的问寻方式。例...
问: 拜佛的时候,除了听自己念佛的的声音之外,可不可以观想阿弥陀佛的光明在摄受? 净界法师答: 偶尔,偶一为之...
传统节日在很多人印象中,似乎只剩下相关的节日食品了。诸如端午节的粽子、中秋节的月饼,过年的饺子,以及这腊八节...念佛人身心性命完全归付于弥陀。 也就是说,人是非常卑微、渺小,非常无能、无力的,人生在世可以说非常的悲苦,所...
观世音菩萨应该是中国人最熟悉的,观音信仰不仅贯穿整个中国佛教历史,更是形成了有华人的地方,就有观音的信仰,在...
烟供,此修法主要利益鬼神,把很多殊胜的加持物和食品进行一定比例的粉末制作、调配后进行烟熏式燃烧。相传距今一千...作为一个在家的佛教信徒,和非信徒之所不同的,即是归依三宝和受持五戒的要求。也就是说,一进佛门,首先要对佛陀生...
佛子!如来智慧无处不至。何以故?无一众生而不具有如来智慧,但以妄想颠倒执着而不证得。若离妄想,一切智、自然智...
二种识
【三藏法数】
[出显识论] 一显识显识即第八识。谓此识含藏一切善恶种子。而能显现一切境界。故名显识。(第八识即藏识也。)二分别识分别识。即第六意识。谓于显识中分别五尘好恶等相。故名分别识。(五尘者。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也。)
上篇:二种根本 | 下篇:识二分 |
(譬喻)譬声闻缘觉之二乘。大品般若经十五曰:须菩提!譬如狗不从大家求食,反从作务者索。须菩提!当来世间善男子...
权实二教
业障
一树之荫一河之流
颇勒窭拏
本际
干凤寺
突婆
初夜偈
径山佛鉴禅师
识住差别
如化
【大藏经】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大藏经】【注音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盂兰盆经

生命存在,究竟有何意义

拜佛时除了念佛外,可以观想阿弥陀佛光明吗

腊八粥的八大吉祥寓意功效
慧律法师《熏染佛心》

称念观音圣号的功德利益

在家居士简易又有效的烟供仪轨
圣严法师《在家信徒的三皈五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