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三藏法数 > 正文
【大志意乐】 p0241 摄论二卷二十六页云:又诸菩萨,卽以如是六到彼岸所集善根,深心回施一切有情,令得可爱胜果异...所触一分者,四大种所造身根所取义。谓滑、涩、轻、重、软、缓、急、冷、饑、渴、饱、力、劣、闷、痒、黏、病、老、...宇宙是指人类所生活的环境;人生是指人类自己。释迦佛一生讲经说法无数,所讲即是宇宙人生的真理。宇宙和人生,都是...禅林用语。又称饱参。即充分悟得之意。参饱人,则指参学佛法达到彻悟之人,如饥饿者之饱食;又称饱参客、饱参人、罢...(术语)功德善根,生长养育也。唐华严经十四曰:信为道元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法。新译仁王经中曰:善男子初伏忍位...【还灭清净品事】 p1404 瑜伽一百卷十一页云:云何还灭清净品事?谓灭谛事,若道谛事,若三摩地事,若诸智事,若此...西晋尼师。生卒年不详。彭城(江苏铜山)人,俗姓仲,名令仪。武威太守诞之女,幼好学,早寡。西晋建兴年中(313~...凡七卷。撰者不详。收于大正藏第八十四册。本书系集录有关安养极乐净土及往生者等诸论题之经论章疏之说而成。内容系...(杂语)Bhaṅga,又曰婆伽,薄伽,译为破。智度论四十八曰:婆伽,秦言破。大日经疏一曰:释论亦云:婆伽名破。梵...(术语)玄义九下说用玄义中,于本迹二门各明十义。其中本门之十义,名十重显本:一、破迹显本。二、废迹显本。三、...凡二卷。日本临济宗僧东岭圆慈(1721~1792)着。收于大正藏第八十一册。圆慈以宗由第一、信修第二、现境第三、实证...维摩诘所说经(一名不可思议解脱上卷) 佛国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耶离菴罗树园,与大比丘众八千人俱,菩萨三万...晚课蒙山施食仪...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文钞原文: 欲摄妄念,第一要心存恭敬,常若身在佛前,不敢起别种念想。第二要字字句句,心里念得清清楚楚,口里念...上个月,一项关于巧克力牛奶可以有利于青少年从脑震荡中恢复的研究被质疑,一点也不奇怪,这项研究是由乳制品行业进...精进、正念现前、举止清静、善于分辨善恶法、克己、生活如法、不放逸的人, 名誉随之提升。 王舍城有一年发生瘟疫。...
念佛必须认真念,才能念出工夫来,才有证得一心不乱的希望。如已证得一心不乱,则了生脱死,可操胜券。倘若未能,必...
和尚慈悲,诸位执事慈悲,大众师父慈悲,请坐下。今天有机会我到东林禅寺来学习,我是来学习的;那么要我跟大家讲一...我们常常为一些应当迅速忘掉的微不足道的小事所干扰而失去理智,我们活在这个世界上只有匆匆的几十个年头,然而我们...
行至村中,忽遇一男子,手执文明棍,一见我面,碰统两棍,把我打得头晕胸闷,不便行走。我乃慢慢挨擦,出村里许,坐...
菩萨坐菩提树下,以慈忍力降伏众魔。时值二月七日入夜以后,菩萨全身放大光明,于甚深禅定之中,思惟真谛之理,于诸...
识二分
【三藏法数】
[出摄大乘论释] 论云。于六识中。一分成相。一分成见。故名识二分。一相分谓于眼等六识。各各变异。成色等种种诸相。是名相分。(六识者。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也。)二见分谓眼等六识各能了别诸尘境界。是名见分。
上篇:二种识 | 下篇:阿赖耶二义 |
(名数)涅槃会上五十二类之众生也。佛将于双林树下入灭,见放光而自四方来集者,中有数多异类之众生。经文虽无五十...
大志意乐
所触一分
宇宙人生
参饱
长养
还灭清净品事
净检
安养抄
婆誐
十重显本
宗门无尽灯论
【大藏经】维摩诘所说经
【大藏经】【注音版】晚课蒙山施食仪
【大藏经】【注音版】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念佛三昧的第一妙法
揭穿5种关于牛奶的神话
富翁的声音

念佛必须认真念,才能念出工夫

用普贤十大愿来念佛
学会不在意

行菩萨道必有护法神拥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