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943~1027)宋代曹洞宗僧。湖北江夏人,俗姓张。礼金陵崇孝寺智通出家,后游化诸方,至湖南梁山参谒缘观,承嗣其...(名数)心体原为清净,离诸妄染,然因依于不觉,忽起无明,遂有六种染心之相:一、执相应染,我执之烦恼与心王相应...(术语)种为种子,有发生之义。性为性分,有不改之义。...(名数)法界者,一切众生身心之本体也。法,轨则也。界有性分二义。若约事说界,即是分义。谓随事分别故也。若约理...中国僧人。俗姓胡,名显珠。湖北黄冈人。幼习医学。后于南京观音寺出家,于大通莲花寺受具足戒。曾历游名山,遍参知...梵语 mahā-yāna。(一)乃摩诃衍那之略称。指大乘之教法。(参阅“大乘”807) (二)为南朝宋代僧求那跋陀罗之德号。...云何建立行蕴?谓六思身,眼触所生思,乃至意触所生思,由此思故思作诸善,思作杂染,思作分位差别,又即此思除受及...(术语)依前世善业之力,自然所得之定地也。为色界四禅天无色界四定之八定地。...【异生恒有我执证】 p1116 成唯识论五卷九页云:又契经说;异生善染无记心时,恒带我执。若无此识;彼不应有。谓异...(术语)言得入于佛道也,又得者证得,入者悟入也。维摩经问疾品曰:诸佛秘要无不得入。起信论曰:若离于念名为得入...(佛名)Kanakamuni,又作羯诺迦牟尼。佛名。旧称拘那含牟尼。译曰金寂,金仙人。贤劫中之第二佛。过去七佛中之第五...(龙藏本)...僧伽吒经...大智度论卷第一 大智度论卷第二 大智度论卷第三 大智度论卷第四 大智度论卷第五 大智度论卷第六 大智度论卷第七 大智...
离相是谈空,离一切相,当下是要即一切法的。宗门下的人常常讲即心即佛。什么叫即心即佛?其实一心念佛就在即心即佛...问: 自身定力不够时,如何与烦恼很重的人相处? 慧律法师答: 这个很难。你定力不够,对方烦恼又很重,现在就是用...
底下讲智慧成满。念佛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智慧究竟圆满。太好了,你看,念这一句佛号,可以得到这么大的利益。有的...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设我,这个假定,...
佛教里面佛法是心法,你心能体会到的话,一切法都在运用当中。中国古代有多少祖师,一个字不识都成了大祖师啊! 我...◎弥勒信仰 农历正月初一,为弥勒菩萨圣诞,中国佛教徒于当天举行法会庆祝。 弥勒信仰是以未来佛──弥勒菩萨为信仰...
自我意识就是我们的第六意识在断恶修善的时候,我们有一种想要主宰的概念出来有所得。我们认为这一切都是真的,想要...问: 怎样才能做到临命终往生有把握? 慧律法师答: 第一,念佛念到晚上睡觉的时候,依然能够忆佛念佛,所有的梦境...
道绰(唐并州)《净土往生传》
【历代名僧辞典】
释道绰。俗姓卫并州汶水人。弃家已来。历访名师。后闻瓒禅师理行兼着。毕志事之。寻憩壁谷玄中寺。寺即后魏昙鸾法师之旧止也。鸾于其寺。久蕴净业。至其亡日。叠有祥异。郡人奇之。捃摭其事。刻之于碑。绰临其文。弥起深信。于是依附静境。澄寂诸念。念弥陀佛。不知其数。大泛日以七万遍为度。并汾之间。风俗少事念佛。持数珠者罕。尝有之。绰勉僧俗念佛。无数珠者。以豆记之。如念一声。即度一豆。或时麻麦记者亦然。已而较之。其所度者数万斛。唐真观三年四月八日。道俗集其寺。乐如来之降生也。且见鸾于空中。乘七宝船。由其船上而指绰曰。汝于净土堂宇已成。但推报命未尽。尔复见化佛与化菩萨飘飖在空。众乃惊叹。大生信服。虽夫无种阐提之人。亦率服之。以故唐初。并汾诸郡。熏渍净业。由绰盛焉。绰有同志道抚者。久居辇下。去玄中寺。颇甚疏远。或时相见。必指净土为永会。绰亡既三日。抚闻之曰。吾常以行先之。何乃后也。又曰。吾如一息之功。见佛之期可追矣。即日于像前叩头陈露。退就其座以化。
上篇:明赡(唐终南)《净土往生传》 | 下篇:灌顶(唐天台)《净土往生传》 |
(衣服)袈裟之异名。袈裟有定之三种坏色。是为一种之间色,故名间色服。非言彼五间色也:一青之间色,二黑之间色,...
警玄
六染心
种性
四种法界
月霞(1858~1917)
摩诃衍
六思身
生得定
异生恒有我执证
得入
迦那伽牟尼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四十二章经
【大藏经】【注音版】僧伽吒经
【大藏经】大智度论

一心念佛就在即心即佛
定力不够时,如何与烦恼重的人相处

一定要正见,不要让人骗

【推荐】阿弥陀佛第十八愿:十念皆生我国愿

念阿弥陀佛而成就的古月禅师
弥勒法门的介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