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唯识论五卷九页云:又契经说;异生善染无记心时,恒带我执。若无此识;彼不应有。谓异生类三性心时,虽外起诸业;而内恒执我。由执我故;令六识中所起施等不能亡相。故瑜伽说:染污末那为识依止;彼未灭时,相了别缚、不得解脱。末那灭已;相缚解脱。言相缚者,谓于境相、不能了达如幻事等。由斯见分、相分所拘,不得自在;故名相缚。依如是义,有伽他言:如是染污意、是识之所依。此意未灭时,识缚终不脱。又善无覆无记心时,若无我执;应非有漏。自相续中六识烦恼、与彼善等、不俱起故。去来缘缚、理非有故。非由他惑成有漏故。勿由他解成无漏故。又不可说别有随眠、是不相应、现相续起。由斯善等成有漏法。彼非实有,已极成故。亦不可说从有漏种、生彼善等,故成有漏。彼种先无因,可成有漏故。非由漏种、彼成有漏。勿学无漏心、亦成有漏故。虽由烦恼引施等业;而不俱起,故非有漏正因。以有漏言,表漏俱故。又无记业,非烦恼引。彼复如何得成有漏。然诸有漏、由与自身现行烦恼俱生俱灭,互相增益,方成有漏。由此熏成有漏法种,后时现起,有漏义成。异生既然;有学亦尔。无学有漏,虽非漏俱;而从先时有漏种起。故成有漏,于理无违。由有末那恒起我执,令善等法有漏义成。此意若无;彼定非有。故知别有此第七识。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术语)五住地之第五。于根本枝末中为根本无明,于我法二执中为法执。是一切烦恼之所依,为变易生死之因,故名住地...(名数)解深密经五所说:一观待道理,又云相待道理。观者观对,待者待籍,如对长而籍长成短,对短而籍短得长,又如...梵名 Syāt-vāda。又称或然论。印度耆那教之一种判断理论。耆那教哲学家婆达罗巴忽(梵 Bhadrabāhu)之主张。认为...(经名)佛说迦叶禁戒经,一卷,宋京声译。佛对迦叶说禁戒之法者。摄于小乘律部。...息世讥嫌戒的简称,亦即停止做让人家说坏话的事的戒律。...(一)“顺流”之对称。于生死之流中,逆向而上,以入于觉悟之境界。有情众生于无始以来,起惑造业,随顺生死之流,而...梵名 Rāgavajra。为密教金刚界曼荼罗理趣会十七尊之一。又称爱缚金刚、爱乐金刚、悲愍金刚。位于金刚界曼荼罗理趣...阿罗歌,梵语 arka 之音译。又作阿迦花、遏迦花。意译为白花。生长于印度,叶大,印人多以其叶供作祭祀用。俗名 mā...(杂名)腊次之最高者。僧之岁曰腊。自受戒之年起算。...禅林用语。真鍮外形似金而全无金之成份,故不可混同或取代金之价值。在丛林中,每用以譬喻愚智、邪正之不可混同及无...(印相)弥陀佛来迎众生时之印相也,举右手比之于佛,垂左手比之于众生是也。寻常之立像印相也。...●大佛顶首楞严神咒 南无楞严会上佛菩萨(三称) 妙湛总持不动尊 首楞严王世希有 销我亿劫颠倒想 不历僧祗获法身 愿...根据弘化社《地藏菩萨本愿经》流通本印本校对注音。...佛说无量寿经卷上 我闻如是,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万二千人俱,一切大圣,神通已达。其名曰:尊者了...
地藏法门的经典有三部:《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简称《地藏十轮经》;《占察善恶业报经》,简称《占察经》;《地藏...
在古德的开示上说:修习净土的愿力,一般人有二个毛病。 第一种人,他执着在有相的因缘,这种人大部分是人天种姓的...平安就是最大的幸福,这么说应该没有人反对。小自个人的身心、家庭、工作、事业,到所处的社会、国家,乃至于全世界...俗语说:动则生风,这即是风的来源。在修行中,常提到八风吹不动这句格言。佛家的所谓八风,指利、衰、毁、誉、称、...
多少人自以为是,说心净则国土净,当下就是净土啊,何必去十万亿之遥的另外一个净土?你不净心,跑到极乐世界干什么...有位老婆婆带着蜜浆和水果出远门,她走了一段很长的路之后,觉得口渴难耐,于是吃了一个「庵摩罗果(一种香甜的水果...懂得修行的人,只是将自我逐步的减轻、消灭。相反的,没有正知正见的行者,若是越用功,越勇敢,自我感就越强烈,离...前几天写了日记《随顺世缘减烦恼》,讲了我们在和他人交往的时候,要有感恩的心态,要有奉献的精神,因为一个人的存...
异生恒有我执证
【法相辞典】
【异生恒有我执证】 p1116
上篇:异熟未熟业 | 下篇:等起 |
【正修行中道胜行】 p0506 瑜伽八十卷一页云:复次云何菩萨于正行中,安立所学?谓诸菩萨、具足法住,于依世俗谛道...
无明住地
四种道理
不定主义
迦叶禁戒经
讥嫌戒
逆流
爱金刚
阿罗歌花
极腊
真不博金
来迎印
【大藏经】早课(朝时课诵)
【大藏经】【注音版】地藏菩萨本愿经
【大藏经】佛说无量寿经

【推荐】如何修持地藏法门

净土的愿力,一般人有二个毛病
圣严法师《打从内心祝福自己、祝福别人》
八风的考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