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八十卷一页云:复次云何菩萨于正行中,安立所学?谓诸菩萨、具足法住,于依世俗谛道理所说不了义非所依声闻乘相应经典,已作依持,已作善巧;而复超度。于大乘相应甚深空性相应,依世俗胜义谛道理,所说了义可依经典,勤修学时,名为如理正勤修学。如是如理勤修学时,名正修行中道胜行。所以者何?由此正法、贯穿十三中道行故。一者、贯穿补特伽罗空性。二者、贯穿补特伽罗无我性。三者、贯穿法空性。四者、贯穿法无我性。五者、贯穿增益边。六者、贯穿损减边。七者、贯穿法现观。八者、贯穿法现观回向大菩提性。九者、贯穿如是行者烦恼众苦不缠绕心性。十者、贯穿二无我胜解差别。十一者、贯穿前无我性是后因性。十二者、贯穿到边际空性。十三者、贯穿即彼威德。如彼卷一页至五页广释。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譬喻)身者心之城廓,故云身城。涅槃经一曰:头为殿堂,心王居中,如是身城,诸佛世尊所弃舍,凡夫愚人常所味着。...有覆无记和无覆无记。有覆无记是极其微弱的惑障隐覆著圣道,但不是召感苦果的恶性;无覆无记是离惑障的无记法。无记...(一)又称根本陀罗尼。密教诸尊中,非特指任何一尊,而泛指诸尊之内证本誓功德中最详要之真言陀罗尼;于真言之中,乃...(一)梵语 catvāra ārya-vaj?āh,巴利语 cattāro ariya-vajsā。四种能生众圣之种子指衣服喜足圣种(巴 itarīt...(臂喻)法华所喻三车之一。以譬三乘中之独觉乘,独觉者乐独善寂,不近人众,似鹿之处山村然也。法华经譬喻品曰:乐...一见烦恼 二爱烦恼 次名色阴入界。及我等十六。而辨见爱者。若迷此假实二法。则倒想纷然。故三界流转无际。皆是烦...僧侣戒腊之席次。即受具足戒后依年数而定席位。据梵网经卷下载,佛子应如法次第坐,先受戒者在前坐,后受戒者在后坐...谓势力盛者必致衰灭。与“生者必灭”同义。表示诸行无常之义,为佛教人生观所显示之真理。[北本大般涅槃经卷二寿命...于佛教之宇宙观中,一个世界之成立、持续、破坏,又转变为另一世界之成立、持续、破坏,其过程可分为成、住、坏、空...阿含,梵语 āgama,巴利语同,又作阿笈摩、阿伽摩、阿鋡暮、阿鋡,意译法本、净教、归、法归、法藏、藏、教法、传...(异类)法华经所说十罗刹女之一。十罗刹女共誓拥护持经者。...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佛说疗痔病经...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俱,比丘五百及诸菩萨。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将来之世,当有比...
09年佛欢喜日前夕,云门佛学院界定法师一行在湖南益阳白鹿寺参加水陆法会,遇见照片中的这位居士(居中者),并拍下...
说四众过罪,它罪业的成立有四种条件: 第一个,因:要有说罪之心。 宣说对方的过错,什么样的情况叫作犯罪动机?在...
消业第一 金刚萨埵法门 金刚萨埵佛尊因地时曾发如是大愿:「愿我未来现证佛果时,若有众生虽已造五无间罪、毁坏誓言...
有一次和居士提及忏悔法门的时候,有居士问:师父,我又没有罪,为什么要修忏悔法门呢? 《地藏菩萨本愿经》中说:...
一位著名的政治家曾经说过:要想征服世界,首先要征服自己的悲观。在人生中,悲观的情绪笼罩着生命中的各个阶段,青...佛陀在世的僧团,名为「六和僧团」,何以称为「六和僧团」?主要是因为教团的组织严密,各项职务井然有序,让大众生...
窃惟净土之为教也,肇始于释迦世尊,阐扬于历代圣贤。于是以念佛一门,而分四种:曰持名念佛、曰观像念佛、曰观想念...
临终关怀是一种比较人性化的世间法,陪伴临终人度过生命最后的时光,让一个生命减少临终前的疼痛,死的尊严而安详。...
正修行中道胜行
【法相辞典】
【正修行中道胜行】 p0506
上篇:正法住与正法灭 | 下篇:正念正定为定蕴 |
(譬喻)以譬为欲乐而堕身命者。智度论十七曰:诸欲乐甚少,忧苦毒甚多,为之失人身,如蛾趣灯火。...
身城
二无记
根本咒
四圣种
鹿车
见爱二烦恼
僧次
盛者必衰
四劫
阿含经
黑齿
【大藏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疗痔病经
【大藏经】佛说当来变经

杀青蛙得蛙眼报—现实中的因果报应

说四众过罪的四个条件

末法时代8个很重要的法门

【推荐】我又没有罪,为什么要修忏悔呢

征服自己的悲观情绪
发光的手指

持名念佛为往生净土之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