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训]赞曰。大抵国君与下举事。可与守成。未可与虑始。加有时之利不利。信无信系焉。则原宗虽欲刱兴佛法。固难朝令而夕行。然承本愿力。位据崇高。又赖贤臣启沃。能以美利利天下。卒与汉明齐驱并驾。伟矣哉。夫何间言。以梁武比之非也。彼以人主为大同寺奴。帝业坠地。法空既逊让以固其嗣。自引为沙门。何有于我哉。髑经所谓王比丘殊身同体矣。若乎扫迷云放性空之慧日挟之以飞者。惟厌髑之力乎。
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唐代僧。籍贯、生卒年均不详。高宗干封(666~668)年间,住西明寺,后往终南山参谒道宣,研习律法。其后并谒文纲、...(术语)道法技术,通于内外世出世之法者。无量寿经上曰:博综道术,贯练群籍。嘉祥疏曰:五明道术。...即邪命;非法活命之谓。[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卷上之二](参阅“邪命”3033) p4231...(佛名)山海慧自在通王如来之略。...【脓烂】 p1406 瑜伽三十卷十四页云:若此死尸,死经二日,已至脓烂;未生虫蛆;于是发起脓烂胜解。...梵语 su-manas。即心中适悦之相。为五受之一,称为喜受;又为二十二根之一,称为喜根。依俱舍论卷三载,初静虑、第...三种教化。(一)梵语 trīninirmānāni。就众生利益之所依,分业化、随化、上化。(一)业化(梵 karma-nirmāna),...【无罪】 p1044 如增上戒学差别中说。 二解 瑜伽八十三卷八页云:言无罪者:谓能摄受自他利故。...禅宗公案名。又作大光这野狐精。乃唐代禅僧大光居诲与一僧之问答。碧岩录第九十三则(大四八·二一七上):“僧问大...(术语)此为日本密教之派别。吾国密教式微,故特详着之。日本弘法于东寺弘通之密教,谓之东密,日本慈觉于天台山,...【过去死】 p1221 瑜伽八十五卷十六页云:过去死者:谓过去诸行没、乃至命根灭,故死。...禅秘要法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复有五百大德声闻:舍利弗、大目揵...佛说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肇论序 小招提寺沙门 慧达 作 慧达率愚,通序长安释僧肇法师所作《宗本》《物不迁》等四论。但末代弘经,允属四依...
在学佛之后。很多道友总感觉自己所学的不够。了解的不够透彻。经典看的不够丰富。以念经来说,念一部经嫌少,念两部...
真正修道人不一定要在这个田地、资身用具上去预作策划。街头一饭,对修行人来说,托钵;冢间一宿,住在坟墓之间。这...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那怎么理解这句话?对这句话一般人会理解为: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一定要多善根多福德,...
参禅人,工夫能做到不打失、不走作、不间断,三能办到,许是工夫持久。何以故?正提起念佛是谁句子,审疑清彻,念无...1、鲜嫩淡雅,赋味随意 素菜制作原料,主要有植物油、面筋、豆制品、竹笋、菇类、耳类、藻类、蔬菜、野菜、干果、鲜...问: 什么叫自性?该如何把握自性一词的正确的内涵?一个人如果把明意识、潜意识里面所有的妄念,包括微细的妄念完...问: 什么叫做皈依? 慧律法师答: 皈依分两个角度:一是事相皈依;二是理体皈依。 首先讲事相皈依:皈依释迦牟尼佛...
参禅贵实践,要真参实悟,才能得到受用。所谓真参,就是要在不落言诠、寻思、拟议处用功;所谓实悟,必须悟在无所得...
法空《海东高僧传》
【历代名僧辞典】
释法空。新罗第二十三法兴王也。名原宗。智证王元子母延帝夫人。王身长七尺。宽厚爱人。乃神乃圣。彰信兆民。三年龙现杨井中。四年始置兵部。七年颁示律令。始制百官朱紫之秩。即位已来。每欲兴佛法。群臣噪噪腾口舌。王难之。然念阿道之至愿。乃召群臣问曰。圣祖味邹与阿道。肇宣佛教。大功未集而崩。能仁妙化。遏而不行。朕甚痛焉。当大立伽蓝重兴像设。其克从先王之烈。其如卿等何。大臣恭谒等谏曰。近者年不登。民不安。加以邻兵犯境。师旅未息。奚暇劳民作役。作无用之屋哉。王[怡-台+闷]左右无信。叹曰。寡人以不德。叨承大宝。阴阳不序。黎民未安。故臣下逆而不从。谁能以妙法之术晓谕迷人者乎。久无应者。至十六年。奥有内史舍人朴厌髑(或云异次顿或云居次顿)年二十六。匪直也。人秉心塞渊。奋义见之勇。欲助洪愿。密奏曰。陛下若欲兴佛教。臣请伪传王命于有司曰。王欲刱佛事。如此则群臣必谏。当即下敕曰。朕无此令。谁矫命耶。彼等当劾臣罪。若可其秦彼当服矣。王曰彼既顽傲。虽杀卿何服。曰大圣之教天神所奉。若斩小臣。当有天地之异。若果有变谁敢违傲。王曰本欲兴利除害。反贼忠臣。可无伤乎。曰杀身成仁。人臣大节。况佛日恒明。皇图愈永。死之日犹生之年也。王大加嗟赏曰。汝是布衣。意怀锦绣。乃与厌髑。深结洪誓。遂传宣曰。刱寺于天镜林。执事者奉敕兴功。延臣果面。折逆诤。王曰朕不出令。髑乃昌言。臣固为之。若行此法举国泰安。苟有益于经济。虽矫国令何罪。于是大会群臣问之。佥曰今见僧徒。童头毁服。议论奇诡。而非常道。若忽从之恐有后悔。臣等虽死罪不敢奉诏。髑奋曰。今群臣之言非也。夫有非常之人。而后有非常之事。吾闻佛教渊奥。不可不行。且燕雀焉知鸿鹄之志哉。王曰众人之言。牢不可破。汝独异言。不能两从。遂下吏将诛。髑告天誓曰。我为法就刑。庶兴义利。佛若有神。吾死当有异事。及斩其头。飞至金刚山顶落焉。白乳从断处涌出。高数十丈。日色昏黑。天雨妙花。地大震动君臣士庶。咸皆上畏天变。下恸舍人重法陨命。相向举哀而哭。遂奉遗体营葬金刚山礼也。于时君臣盟曰。自今而后。奉佛归僧。有渝此盟。明神殛之。君子曰。大圣应千百年之运。仁发于祥。义动于瑞。莫不应乎天地亘乎日月动乎鬼神。而况于人乎。夫其自信于道则天地不得为不应然功贵成而业贵广也。故苟有大赖。则轻泰山于鸿毛。壮哉。得其死所矣。是年下令禁杀生(按国史及古诸传商量而述)。二十一年伐木天镜林。欲立精舍。扫地得柱础。石龛及阶陛。果是往昔招提旧基。梁栋之用皆出此林。工既告毕。王逊位为僧。改名法空。念三衣瓦钵。志行高远。慧悲一切。因名其寺。曰大王兴轮寺。以大王所住故也。此新罗刱寺之始。王妃亦奉佛为比丘尼。住永兴寺焉。自此启兴大事故。王之谥曰法兴。非虚美也。厥后每丁厌髑忌旦。设会于兴轮寺。以追其远及大王宗时。宰辅金良图信向西方。舍二女。曰花宝。曰莲宝。为此寺婢。又以逆臣毛尺族类充贱。故二种铜锡至今执役。予游东都登金刚岭。见孤坟短碑。慨然不能自止。是日山人会食。问其故。即吾舍人讳日也。亦可谓去滋久。思滋深矣。按阿道碑。法兴王出法名法云。字法空。今按国史及殊异传。分立二传。诸好古者请详捡焉。
上篇:阿道《海东高僧传》 | 下篇:法云《海东高僧传》 |
即从身而示现曼荼罗诸尊。密教胎藏界之法弟子受灌顶以后,阿阇梨以 (aj,暗)字加持于弟子顶上,而流现胎藏曼荼罗...
灵
道术
破正命
山海如来
脓烂
喜
三化
无罪
大光作舞
东台二密
过去死
【大藏经】禅秘要法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
【大藏经】肇论

不去实行,你就不能证得

真正修道人,不被物欲所牵
大安法师《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

真参禅人,二六时中俱用持久之心
素菜的6个优点
如何理解「自性」的正确内涵
什么是皈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