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训]赞曰。自像教东渐。信毁交腾。权舆光阐。代有其人。若阿道。黑胡子。皆以无相之法身。隐现自在或先或后。似同异。若捕风搏影。不可执迹而定也。但其先试可而后启行。始逃害而终成功。则秦之利方。汉之摩腾。亦无以加焉。易曰。藏器待时。阿道之谓矣。
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受蕴相】 p0726 集论一卷二页云:受蕴何相?领纳相是受相。谓由受故,领纳种种净不净业诸果异熟。杂集论一卷...(术语)修道而得之眼也。又观道之眼也。佛开解梵志阿颰经曰:道眼观知可度者。圆觉经曰:分别邪正能于末世一切众生...(流派)以名四明天台之流义。对于山外之称,天台之正系也。...禅林用语。原指眼中粘着眼屎之意;禅林中,转指执着己见,不离小见。嘉泰普灯录卷十五(卍续一三七·一一九下):“...二足之一。为“智足”之对称。足,为进修之义。谓六波罗蜜中,除智波罗蜜外,所修施、戒等五波罗蜜福德之行,能庄严...(杂名)又曰东净。谓禅林东序之厕也。其在西序者即西净也。或以东司为厕之通名,在西者,亦呼为东司。实讹言也。杂...同回向。回是回转,向是趣向,回转自己所修的功德以趣向于众生或庄严佛净土,叫做回向。回向约可分为三类,即回因向...(人名)宋昭庆律师允堪,钱塘人,依天台崇教大师慧思出家。学无不通,尤精通律部,着会正记等之文十二部,以继绍南...(术语)能仁寂默之略。释迦译曰能仁。牟尼译曰寂默。...【有行般涅槃补特伽罗】 p0561 瑜伽二十六卷六页云:云何有行般涅槃补特伽罗?谓彼生已;发起加行,作大功用;...梵语叫做菩提,是觉察或觉悟的意思。在事障上,一切烦恼,伺隙侵人,惟至圣能随缘省察,不为所困,是觉察义;在理障...阿閦佛国经卷上 发意受慧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祇耆闍崛山中,与大比丘众比丘千二百五十人俱,皆阿罗汉也生死...(印光大师校印本)...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大城竹林园中,与大苾刍众五百人俱。 时,有众多苾刍身患痔病,形体羸瘦、痛苦萦缠,于...
阿弥陀佛于未成佛前,在过去无量劫中,为妙喜国的国王,名为乔尸迦,他的父王名为月上转轮王,母亲是殊胜妙颜。在当...
据说,很多师父出家前都遇到过一些不思议事。我与法诚师父相识久了,听她讲过很多修行的故事,其中有几件事让我久久...每年的元旦都要说几句佛法,本人在台中每星期都有讲经,但说的都是经文,且讲经已讲三十年,道理渐渐的就愈讲愈深了...
何为结夏安居? 在印度,夏季的雨季长达三个月,佛陀乃订定四月十六日至七月十五日为安居之期。在此期间,出家人禁...富贵是人人所希望求到的,贫穷是人人所厌恶的,假若贫穷可以卖得掉,按照道理说,凡是贫穷的人,哪一个不愿意把贫穷...
如来颜容,超世无伦。正觉大音,响流十方。 戒闻精进,三昧智慧,威德无侣,殊胜希有。 深谛善念,诸佛法海,穷深尽...问: 什么叫如来? 慧律法师答: 如来就是佛,佛就是如来,成如实之道来度化众生。诸法毕竟空叫做如,万法不可得,...
很多学佛的人,想通过参禅的方法冲破凡圣关,了脱生死累,转凡成圣,成为无挂无碍的见道人,证得自由自在的大解脱。...
阿道《海东高僧传》
【历代名僧辞典】
释阿道。或云本天竺人。或云从吴来。或云自高句丽入魏。后归新罗。未知孰是。风仪特异。神变左奇。恒以行化为任。每当开讲。天雨妙花。始新罗讷祇王时。有黑胡子者。从句高丽至一善郡。宣化有缘。郡人毛礼。家中作窟室安置。于是梁遣使赐衣着香物。君臣不知香名及与所用。乃遣中使赉香遍问中外。胡子见之称其名目曰。焚此则香气芬馥。所以达诚于神灵。所谓神圣不过三宝。一曰佛陀。二曰达摩。三曰僧伽。若烧此发愿。必有灵应。时王女病革。王使胡子焚香表誓。厥疾寻愈。王甚喜。酬赠尤厚。胡子出见毛礼。以所得物赠之。报其德焉。因语曰。吾有所归请辞。俄而不知所去。及毗处王时。有阿道和尚。与侍者三人。亦来止毛礼家。仪表似胡子。住数年无疾而化。其侍者三人留住读诵经律。往[?夕]有信受奉行者焉。然按古记。梁大通元年三月十一日。阿道来至一善郡。天地震动。师左执金环锡杖。右擎玉钵应器。身着霞衲。口诵花诠初到信士毛礼家。礼出见惊愕而言曰。曩者高丽僧正方来入我国。君臣怪为不祥。议而杀之。又有灭垢玭从彼复来。杀戮如前。汝尚何求而来耶。宜速入门。莫令邻人得见。引置密室。修供不怠。适有吴使以五香献原宗王。王不知所用。遍询国中。使者至问法师。师曰以火烧而供佛也。其后偕至京师。王令法师见使。使礼拜曰。此边国高僧何不远。而王因此知佛僧可敬。敕许斑行。又按高得相诗史。曰梁氏遣使曰。元表送沈檀及经像。不知所为。咨四野。阿道逢时指法。相注云。阿道再遭斩害。神通不死。隐毛礼家。则梁吴之使莫辨其详。又阿道之迹多同黑胡子。何哉。然自永平至大通丁未。凡四百十余年。句高丽兴法已百五十余年。而百济已行一百四十余年矣。若按朴寅亮殊异传。云。师父魏人崛摩。母曰高道宁。高丽人也。崛摩奉使高丽。私通还魏。道宁因有身诞焉。师生五稔有异相。母谓曰。偏[袖-由+古]之子。莫若为僧。师依教。即于是日剃发。十六入魏。觐省崛摩。遂投玄彰和尚。受业十九年。归宁于母。母谕曰。此国机缘未熟。难行佛法。惟彼新罗今虽无声教。尔后三十余月有护法明王御宇。大兴佛事。又其国京师有七法住之处。一曰金桥天镜林(今与轮寺)。二曰三川岐(今永兴寺)。三曰龙宫南(今皇龙寺)。四曰龙宫北(今芬皇寺)。五曰神游林(今天王寺)。六曰沙川尾(今灵妙寺)。七曰婿请田(今昙严寺)。此等佛法不灭前劫时伽蓝墟也。汝当归彼土。初传玄旨。为浮屠始祖。不亦美乎。师既承命子之声。出疆而来寓新罗王阙西里(今严庄寺是也)时当味邹王即位二年癸未矣。师请行竺教。以前所不见为怪。至有将杀之者。故退隐于续村毛禄家。今善州也。逃害三年。成国宫主病疾不愈。遣使四方。求能治者。师应募赴阙。为疗其患。王大悦问其所欲。师请曰。但刱寺于天镜林。吾愿足矣。王许之。然世质民顽。不能归向。乃以白屋为寺。后七年始有欲为僧者。来依受法。毛禄之妹名史侍。亦投为尼。乃于三川岐立寺曰永兴。以依住焉。味雏王崩后。嗣王亦不敬浮屠。将欲废之。师还续村。自作墓入其内。闭户示灭。因此圣教不行于斯卢。厥后二百余年。原宗果兴像教。皆如道宁所言。自味雏至法兴凡十一王矣。阿道出现年代前却如是其差舛。并是古文不可取舍。然若当味雏时。已有弘宣之益。则与顺道同时明矣。以其中废而至梁大通乃兴耳。故并出黑胡子元表等。叙而观焉。
上篇:摩罗难陀《海东高僧传》 | 下篇:法空《海东高僧传》 |
梵语 adhikarana-?amatha。即止灭僧尼诤论之法。又作止诤。比丘、比丘尼所受持之具足戒之一部分。因有七种,又称七...
受蕴相
道眼
山家
眼搭眵
福足
东司
回向
允堪
能寂
有行般涅槃补特伽罗
觉
【大藏经】阿閦佛国经
【大藏经】【注音版】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大藏经】佛说疗痔病经

阿弥陀佛略传

法诚师父的二三事
李炳南老居士《正是用功时节》

结夏安居的意义与供养安居僧的功德
把贫穷卖掉

修慈悲观对治瞋恨心
什么叫如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