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八十五卷十六页云:过去死者:谓过去诸行没、乃至命根灭,故死。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名数)分四谛为二种之因果:一、世间因果,苦谛为果,集谛为因。二、出世间因果。灭谛为果,道谛为因。...(术语)应于善恶业因之苦乐果报。又业因与果报。宝积经九十六曰:阎罗常告彼罪人,无有少罪我能加,汝自作罪今日来...行事钞·僧像致敬篇:“不得上塔上、阑楯上,护塔神瞋。大论,密迹金刚鬼神道中,又云,执金刚菩萨常执金刚卫护。五...为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中之第十九愿。又作临终迎接愿、摄取修德欲生愿、来迎引接愿、圣众来迎愿、现其人前愿。即念佛行...【喜无量定】 p1165 法蕴足论六卷八页云:复有一类喜俱行心、无怨无敌,远离恼害,广大无量,善修习故;想对一方胜...梵语 daridra-purusa。为法华经七喻之一。三界生死之众生譬如无功德法财之穷子(如须菩提等声闻),佛譬如大富长者...明代曹洞宗僧。庐陵(江西)人,俗姓刘。号位中,世称位中净符禅师。生卒年不详。参谒弁山瑞白明雪,不契,乃返归乡...世人由于不知我空,执著有我,有我而有贪嗔痴等烦恼,于是障碍涅槃的显现,故称为障。二障之一。...【见道不退】 p0641 大毗婆沙论五卷八页云:何缘见道定不退耶?答:以彼见道,是速疾道,无留难道;非中起道;...(术语)四种曼荼罗之一。图画雕刻诸尊之形体及形体者。此中具足五大故曰大秘藏记本曰:大曼荼罗五大也,谓绘像形体...梵语 trayo-dhvanah,巴利语 tayo addhā。又作三际、去来今、去来现、已今当。世,为迁流义。乃过去世(梵 atītā...撰集百缘经卷第一 菩萨授记品第一 (一)满贤婆罗门遥请佛缘 佛在王舍城迦兰陀竹林。时彼南方有一婆罗门,名曰满贤,...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十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称叹如来胜功德已,告诸菩萨及善财言:善...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八百万亿,学无学皆阿罗汉,有为功德无为功德,无学十智...佛法使我们的心开放,改变了我们的价值观,赋予我们全新的生活观念。 一、敦伦尽份 一个信愿念佛的三宝第子,怎样在...
我们一般人刚开始学佛,你不是说马上改变。学佛以后,你开始回光返照,这时候是「真妄交攻」,可能会遇到楞严经讲的...
临终念佛不可怕死,也不能求病好 况求生西方者,不可怕死。若今日即死,今日即生西方。所谓朝闻道,夕死可矣。岂...
这里,我只谈身体的基本调和之道,并且,是总结三位高僧与三位大德的经验作出的。 福建省有位妙智长老,专修消灾延...
他在往生前的一个礼拜,就叫我到他身边说:拿纸笔来,写律航遗嘱。我吓了一跳说:师父!听不清楚,您再说一遍。他肯...问: 师父您好,印祖三十二字修行纲领中有敦伦尽分,闲邪存诚的要求,在清朝时又有百不管老婆婆成功往生的公案,请...
人者,忍也。这个忍字,心字上面一把刀,从忍从心。心是很敏感的,很柔的,结果在上面有把犀利的刀,这说明心是很坚...人的一生,不论是谁都会遇到许多挫折,但是不管怎样,你都要善于用微笑营造让人心情愉快的环境,千万不要摆出一幅冷...
过去死
【法相辞典】
【过去死】 p1221
上篇:业自在等所依真如 | 下篇:圣谛所摄法 |
劫,指长久之时间单位。阿弥陀佛在过去世为法藏比丘,于修行时,立四十八愿以期成佛。自成佛以来,至今十劫。阿弥陀...
二种因果
业报
敬护塔法
临终现前愿
喜无量定
穷子
净符
烦恼障
见道不退
大曼荼罗
三世
【大藏经】撰集百缘经
【大藏经】普贤行愿品
【大藏经】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
敦伦尽份、苦乐随缘、感念佛恩

真实的力量要强过虚妄的力量

印光大师临终助念的解读

高僧大德的养生之道

律航法师的往生经过
「敦伦尽分」与「百不管」该如何融会贯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