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自体爱】 p0597 杂集论五卷三页云:又此自体爱,唯是俱生,不了所缘境。有覆无记性摄;而能分别我自体生差别...(人名)梵语苏达多。译曰善施。善施与人之义。西域记六曰:苏达多。唐言善施。旧曰须达,讹也。Sudatta。...梵语陀罗尼,华译为咒,即佛菩萨从禅定中所发出来的秘密语。...触者,依三和合诸根变异分别为体,受所依为业,谓识生时所依诸根随顺生起苦乐等受变异行相,随此行相分别触生。...亦名:过量坐具戒制意 戒本疏·九十单提法:“(波逸提)过量坐具戒八十七。自下四戒(过量尼师坛戒、过量覆疮衣戒...【相违因】 p0835 瑜伽五卷十二页云:依障碍因依处,施设相违因。所以者何?由欲系法将得生,若障碍现前,便不...(经名)一卷,后汉安世高译。对于五阴而说沫泡焰蕉幻之五喻。亦出杂阿含经第十卷。...亦名:尸罗 子题:性善、别解脱调伏、学调诸根、善戒、恶戒 戒本疏·解开名义:“尸罗,此翻为戒。(一、略释)戒有...(术语)成办事业之神咒也。大日经疏八曰:凡欲灌顶时,用办事真言,加持座物,安置莲华台上。【又】于诸尊奉供物时...梵语 samatābhiprāya。如来说法四意趣之一。又作平等意、法同意趣。即如来依据秘密之意趣、平等之理而说法。例如...禅宗公案名。为盘山宝积提撕学人之垂语。景德传灯录卷七盘山宝积章(大五一·二五三中):“禅德!且须自看,无人替...梵网经序 夫宗本湛然,理不可易,是以妙穷于玄原之境、万行起于深信之宅。是以天竺法师鸠摩罗什,诵持此品以为心首。...佛说雨宝陀罗尼经...八十八佛大忏悔文: 大慈大悲悯(mǐn)众生,大喜大舍济含识,相好光明以自严,众等至心皈命礼。 南无皈依十方尽虚空...
我们修净土宗的,如果把一句阿弥陀佛名号,当做阿伽陀药的话,这就是无上的密。这一句阿弥陀佛,里面可以包涵八万四...他读的科系,想要在毕业后进入行,要经过学科与术科检定考试。学科有一定的认定标准,术者就要看主考官的自由心证了...
对西方净土依正庄严,阿弥陀佛的光明、愿力、德行,要有一个很好的认知,要有一个由衷地、踊跃地神往和渴望的心。所...
慎独知于衾影,这就谈慎独问题。这个就进一步谈得细微了。修行最终是修我们当下这个心:自净其意,闲邪存诚。那这句...
修道要反过来。世间人认为,我一直为自己努力,我就可以得到。但要修道,刚好相反,先学会为别人时,自己什么都不要...制怒 有一个煤矿老板,年产值过亿,聪明能干,精力旺盛,事业正是最旺盛的时候,当年投资一个小水电站,征地时,别...
抗日战争时期,日军侵犯中华大地,民不聊生。南华寺主持虚云法师的弟子广济,想还俗从军保家卫国,临行前特来向虚云...庄子有一天做梦,梦到了蝴蝶栩栩如生。所以醒过来之后,他就迷惑了。是我庄周梦蝴蝶呢,还是蝴蝶梦庄周,到底那个更...
弘道〔《神僧传》卷第八〕
【历代名僧辞典】
释弘道。不知何许人。居于千福寺。人言其昼闭关以寐。夕则视事于阴府。十祈叩者八九拒之。时河中少尹郑复礼。始应进士举十上不第。方蹇踬愤惋。乃择日斋沐候焉。道颇温容之。且曰。某未尝妄泄于人。今茂才抱积薪之叹。且久不能忍耳。勉旃进取终成美名。然其事颇异不可言也。郑拜请其期。道曰。唯君期须四事相就。然后遂志。四缺其一则复负冤。如是者骨肉相继三榜。三榜之前犹梯天之难。三榜之后则反掌之易也。郑愕视不可喻。则又拜请四事之目。道持疑良久。则曰。慎勿言于人。君之成名其事有四。亦可以为异矣。其一须国家改元之第二年。其二须是礼部侍郎再知贡举。其三须是第二人姓张。其四同年须有郭八郎。四者阙一则功亏一篑矣。如是者贤弟侄三榜率须依此。郑虽大疑其说。然郁郁不乐。以为无复望也。敬谢而退。长庆二年人有道其名姓于主文者。郑以且非再知贡举。意甚疑之果不中第。直至改元。宝历二年新昌杨公再司文柄。乃私喜其事未敢泄言。来春果登第。第二人姓张名知。实同年郭八郎名言扬。郑奇叹且久。因纪于小书之杪。私自谓曰。道言三榜。率须如此。一之已异其可至于再乎至于三乎。次至故尚书右丞讳宪应举大和二年。颇有籍甚之誉。以主文非再知举。试日果有期周之恤。尔后应大和九举败于垂成。直至改元开成二年。高锴(器骇切)再司文柄右辖。私异其事明年果登上第。第二人姓张名棠同年郭八郎名植。因又附于小书之末。三榜虽欠其一两榜且无小差。闺门之内私相谓曰。岂其然乎。时僧弘道已不知所往矣。次年故附马都尉颢应举。时誉转洽。至改元会昌之二年。礼部柳侍郎璟再司文柄。都尉以状头及第。第二人姓张名潜同年郭八郎名京。弘道所说无差焉。
上篇:素公〔《神僧传》卷第八〕 | 下篇:清公〔《神僧传》卷第八〕 |
【下劣法】 p0236 法蕴足论七卷十四页云:云何下劣法?谓不善法,及有覆无记,是名下劣法。...
自体爱
善施
咒
触
过量尼师坛戒制意
相违因
五蕴譬喻经
戒
办事真言
平等意趣
盘山三界无法
【大藏经】梵网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雨宝陀罗尼经
【大藏经】八十八佛大忏悔文

净土法门与发菩提心
记恨就是折磨自己

能够信愿念佛是人中芬陀利华

慎独知于衾影

多为别人想时,业障就消除了
制怒、心静如水、养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