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蕴足论七卷十四页云:云何下劣法?谓不善法,及有覆无记,是名下劣法。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物名)译曰绿色宝。玄应音义二十一曰:末罗羯多,亦言磨罗伽多,绿色宝也。大论云:出金翅鸟口边,能避诸毒也。智...即指过去、未来、现在之三世。与“过现未”一词同义。经中常以此类用语泛指一切有为诸法生灭变化过程之时间。 p160...(杂语)欲念强而不知足者也。遗教经曰:不知足者虽富而贫。...又作鸟迹。指空中之鸟迹。即以空中飞鸟,不见踪迹,比喻诸法之有名而无实体。北本涅槃经卷二(大一二·三七七中):...指五种法身中之法界身,或四种法身中之自性身。...含注戒本·三十舍堕法:“(劝织师增缕戒)彼比丘先不受自恣请。若居士与比丘贵价衣,听少欲知足索不如者,随意也。...【阿难】 大论:秦言欢喜。佛成道时,斛饭王家,使来白净饭王言:贵弟生男。王心欢喜,言:今日大吉。语来使言...【二种道不同分】 p0035 瑜伽九十卷十五页云:略有二种道不同分。一、自性不同分,二、行相不同分。若趣苦集行...指得生净土之八法。即维摩居士应答众香国菩萨之请问,谓于此土成就八法而得生净土。八法即:(一)饶益众生不望回报,...(物名)又作遏湿摩揭婆,阿湿摩竭婆。马脑之梵语。见阿湿嚩揭波项。...【意处】 p1206 如意根中说。 二解 五蕴论七页云:言意处者,卽是识蕴。 三解 品类足论二卷十四页云:意处云何?谓...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及馀无量众俱,前后围遶。 尔时长老舍利弗即从坐起,偏袒右肩,右...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一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二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三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四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入于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一切如来光严住持,是诸众生清净觉地;身心寂灭平等本际,圆满...
何不弃世事,勤行求道德?可得极长生,寿乐无有极。《佛说无量寿经》 定位生命的价值是一桩非常严肃而重大的事情,...
古印大乘佛法东传震旦,主流乃是般若与净土两大法系并行交织。中国莲宗祖师中,多有先以般若为先导,尔后导归专修净...缘又可分为四种:因缘、次第缘、缘缘、增上缘。因缘是主缘;次第缘又名等无间缘,是前后两个相连接的主缘之间不容任...
白居易(772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的诗人,虔诚的佛教信徒。祖籍太原。唐代宗大历七年(772年),白居...纪晓岚的外祖母曹太恭人,曾经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沧州有位官宦人家的妻子,不被丈夫宠爱,心中郁郁寡欢,都快要成...
在政治哲学上,如果想立功创业,就要注意 其安易持 这一点。这是什么意思呢?是说平常的事情,如果要继续保持平常是...
若已了知彼义无者,蛇觉虽灭,绳觉犹在。 我们前面以无分别智,来破除心中对外境的联想,这个时候慢慢的了解到「彼...菩萨行总的来说是上求佛道,下化众生,是以救度众生为己任的。修学菩萨行的人不仅要发愿救度一切众生,还要观察、认...
下劣法
【法相辞典】
【下劣法】 p0236
上篇:下 | 下篇:下产生 |
(术语)清净之观法也,如净土之十六观是。归敬仪曰:少厌欲,苦令修净观。...
摩罗伽陀
去来今
不知足者
鸟迹
自证身
自恣请
阿难
二种道不同分
生净土八法
阿湿摩揭波
意处
【大藏经】右绕佛塔功德经
【大藏经】大般若波罗蜜多经(600卷)
【大藏经】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推荐】难道您还没有玩够吗

空有不二契真如
圣严法师《缘的种类》

白居易的知足常乐思想
与丈夫合不来的原因和解厄之道

平安无事清清净净,就是究竟的福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