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书名)大乘庄严经论之略名。...【国土寻】 p1035 法蕴足论八卷十六页云:云何国土寻?谓于所爱国土人众,欲令安乐,广说乃至降泽。以此缘此等故;...梵语 dvāda?āvgapratītya-samutpāda。十二种因缘生起之意。又作二六之缘、十二支缘起、十二因缘起、十二缘起、...(人名)一作婆提唎迦Bhadrika,巴Bhaddiya,五比丘之一。中本起经曰跋提,四分律曰婆提,最胜王经曰婆帝利迦,本行...刹土无量,名称亦可无量。若就释尊应化本生刹土而言,则所谓娑婆世界也。娑婆又作沙诃,堪忍之义,故译作忍土。此界...(名数)真言法中有四种眼:一法眼,敬爱法也。二炽盛眼,钩召法也。三忿怒眼,降伏法也。四慈眼,息灾法也。见诸部...梵名 Satyasiddhi-?āstra。凡十六卷,或二十卷。又作诚实论。诃梨跋摩(梵 Harivarman)着,鸠摩罗什于姚秦弘始十...释尊五时说法之第三时,此时在佛说阿含经之后,因见一切闻法的人都已得到决定的信心,于是大小乘并说,往往在说法中...【根根】 p0921 瑜伽九十七卷二十三页云:三者、根根。与恶行根、及寻思根、为根本故;说名根根。又云:欲等三...【邪行苦中复有五苦】 p0674 瑜伽四十四卷十二页云:邪行苦中,复有五苦。一、于现法中,犯触于他;他不饶益所...【四种相应法】 p0446 此卽无色四蕴也。瑜伽十四卷九页云:又有四法,展转相应,有行,有缘,和合而转,同一缘转。...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便告比丘:「有九辈九因缘,命未尽便横死。一者为不应饭为饭,二者为不量饭,三者为不习...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我曾经一再强调,过堂也好,上殿也好,要听二磬。但发现现在很少有人听二磬。我想是不是有人走入了一种误区:认为我...
药师琉璃光如来,过去因地发了很多愿,主要是十二大愿,要成佛度一切众生的生、老、病、死一切苦厄,究竟成就与佛无...佛陀在祇园精舍的时候,有一天,一个喝醉酒的婆罗门来到佛陀的跟前,要求剃度出家。佛陀便吩咐阿难为他落发,并且穿...
同样的瓶子,你为什么要装毒药呢? 同样的心里,你为什么要充满着烦恼呢? 如果把一个面包圈放在你面前,你会先看到...【皈依】 皈向、依靠、救度之义。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叫做皈依三宝,也叫做三皈依。 【南无】 华译归命、敬...问: 请尊敬的上宏下海法师开示,我和前夫是大学同学,孩子也十二岁了,因为经常吵架就离婚了,我现在非常痛苦,但...
【原文】 佛法贵精不贵多。精贯多。多不能专精。故提纲挈领之道。不可不急讲也。纲领者。现前一念心性而已。心性不...
1.凡人皆有七种不净,因而对自身不必过于执着,有这样的认知,在修行的路上,可以消除诸多的障碍。七种不净是: 一...
慧绍〔《神僧传》卷第二〕
【历代名僧辞典】
僧慧绍。不知出处。孩孺时母哺鱼肉即吐。自是不茹荤。八岁出家为僧。通法华经苦行坚节。后随师僧要止临川招提寺。常念佛恩之重。誓欲舍身以报。乃雇人斫薪。于东山石室积高一丈。中开一龛。即还寺告师。师谏不从。于是克日就山建八关斋会。阖境奔赴云满山谷。至夜绍自行香执烛燃薪。入龛而坐。诵药王舍身品。火沿至额犹闻经声。大众忽见一星大如斗直下火中俄而升天。咸谓天宫迎接之瑞。绍尝谓同学曰。吾烧身处当生梧桐木。切莫伐之。后三日果尔而生。道俗异之。
上篇:宝通〔《神僧传》卷第二〕 | 下篇:悟诠〔《神僧传》卷第二〕 |
(术语)至易悟之地之路,故曰道。易行品曰:有易行道,疾得至阿惟越致地方便者,愿为说之。教行信证六本曰:于安养...
庄严经论
国土寻
十二因缘
跋提梨迦
娑婆世界
四种眼
成实论
方等时
根根
邪行苦中复有五苦
四种相应法
【大藏经】【注音版】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大藏经】佛说九横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六根门头无人用

念药师佛圣号,灭无量劫生死重罪
佛为什么允许酒醉者出家

同样的心里,你为何要充满烦恼呢
佛学常见辞汇(九画)
因为经常吵架就离婚了,女儿也不和我亲

佛法贵精不贵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