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大乘庄严经论之略名。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开是开三乘教的方便门,会是三乘会归一乘。与开显同义。...【若睹若瞻正知而住】 p0885 瑜伽二十四卷十页云:若睹若瞻正知住者:云何为睹?云何为瞻?云何睹瞻正知而住?...(术语)旧云数息,新云持息,五停心之一。俱舍论廿二曰:阿那阿波那念,言阿那者谓持息入,是引外风令入身义。阿波...(堂塔)物堂堂然显了分明。对于黑漫漫而言。见贞和集一。...全一卷。全名镇州临济慧照禅师语录。又作临济义玄禅师语录。唐代三圣慧然编集。为临济宗之祖临济义玄法语之集录,临...即宗经论与释经论。(一)乃依大小乘经之教理所造之论,如唯识论等。(二)为解释大小乘之经义者,如大智度论等。 p239...(术语)向上之那一句。子者语助。景德传灯录十四曰:药山上堂曰:我有一句子,未曾说向人。道吾出曰:相随来也。此...子题:界现前、界威力故善神所护、法现前、毗尼现前、人现前、僧现前、土台、结界之地虽经劫坏终焉莫毁 行事钞·结...(物名)律摄云:油谓苣藤蔓菁及木蜜等,并五种脂,如法澄滤。苣藤即胡麻也,蔓菁即芜菁也。其根茎叶,可为菜食,子...禅林用语。又作假解脱坑。幽鬼所栖之处,即闇黑之处;比喻拘泥于情识,盲昧无所见之境界。或指习禅求悟之过程,陷入...(杂语)有五千比丘怀增上慢之心,释迦将说法华经,彼等谓我既得妙果,何要闻法华,立座而去。法华经方便品曰:说此...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娑竭罗龙宫,与八千大比丘众、三万二千菩萨摩诃萨俱。 尔时世尊告龙王言:「一切众生心想异故,造...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佛说弥勒下生经...情感是生命非常奇妙的特质,微细而复杂,通常人们都生活在自我营造的情感世界中,难能自拔,因此学习佛法,是必须要...
因果是佛法的基本定律之一,佛教深信相信因果定律的正确性。但是现实之中,却有不少好人无好报,恶人活逍遥的情况出...
慧思大师(公元515-577年),俗姓李,后魏南豫州汝阳郡武津县(今河南上蔡县)人。十五岁信仰佛教出家,二十岁受具...1.如果瞋心是凡夫的天性,则没有什么好瞋的,因为他的性格就是这样子,所以一个人对你瞋心的话,你为什么也生瞋?没...我们想靠自身修行得到正定聚是很难的。正定聚是十信位破一品无明,才能够达到正定聚。在这个正定聚以前,不定聚和邪...
我们皈依三宝了以后,不管是出家僧人,还是在家居士,都要常念三宝的功德,要以三皈自居。 居就是住的意思,就是我...佛陀在祇园精舍的时候,有一天,一个喝醉酒的婆罗门来到佛陀的跟前,要求剃度出家。佛陀便吩咐阿难为他落发,并且穿...宋朝有一将军曹翰,在讨伐南方的贼寇之后,路经庐山的圆通寺,寺僧因知曹翰的军队风纪不好,大家就吓得四散逃逸,只...
庄严经论
【佛学大辞典】
上篇:庄严论 | 下篇:庄严宝王经 |
寂然静默,不谈是非。...
开会
若睹若瞻正知而住
持息念
露堂堂
临济录
二种论
一句子
结界法起有无
油
鬼窟里
五千上慢
【大藏经】佛说十善业道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弥勒下生经
佛教是如何看待情感的

因果报应的三种形式

两世为僧的南岳慧思大师
【推荐】四十四招教你修忍辱
舍利弗的眼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