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宗经论与释经论。(一)乃依大小乘经之教理所造之论,如唯识论等。(二)为解释大小乘之经义者,如大智度论等。 p239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谓僧门之袈裟,变为与在家之白衣相同,此乃末世法灭尽之相。印度之在家者穿著白衣,佛所制正法中,出家者应着染有青...【无间灭依处】 p1074 成唯识论八卷一页云:五、无间灭依处。谓心心所等无间缘。...(术语)Dhāraṇisamādhi,发无量陀罗尼之禅定名。智度论四十七曰:得是三昧力故,闻持等诸陀罗尼皆自然得。...佛教原来只流行于中印度恒河流域一带。孔雀王朝时期,阿育王奉佛教为国教,广建佛塔,刻敕令和教谕于摩崖和石柱,从...(1615~1678)清初临济宗僧。当湖(浙江)人,俗姓曹。号一初。十岁即解佛经妙义。年十八父母俱丧,礼桐月庵之鸳湖...三种菩提心者,胜义菩提心,行愿菩提心,三摩地菩提心也。 一、胜义菩提心 胜义菩提心者,真言行人经三劫十地...指生死、死生,即流转轮回之无穷无极。楞严经卷三(大一九·一一七中):“生死、死生,生生死死,如旋火轮,未有休...(术语)又曰龙树宗。三论之空宗也,以是为龙树提婆二大士所显扬者也。...梵语 karmāvarana。指业即障。三障之一,四障之一。又作业累。谓众生于身、口、意所造作之恶业能蔽障正道,故称业...三途之一。途者,道之义。即指地狱道。地狱为猛火所烧之处,故称火涂道。[四解脱经、止观辅行传弘决卷一之三](参...(杂名)玄应音义曰:卜羯娑,又作补羯娑,声之转也。谓除粪担死尸等鄙贱种类也。...普门品(日诵式版本)...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佛告忉提耶子首迦长者言:「首迦长者!我当为...
【原文】 唐智宽,蒲州河东人。常诵维摩经及戒本,感天神绕房。性慈惠,好赡病人,不计道俗及路远近,无人治者,即...
佛陀很少给人析梦。析梦就是解梦,对所梦之境的分析。梦有没有根据,对现实有没有某种隐喻意义?凡人有漏有烦恼,故...
《佛说金刚心总持论》: 文殊菩萨问佛:云何是外道六师? 世尊曰:如来灭后,多有波旬(魔道子孙)入我法中,住我寺...
在佛教的历史上,大成就者数不胜数。但是今天我们要说的这一位,可以说是大成就者中的大成就者,他对大乘佛教的弘扬...
在王宫里,养了许多大大小小的鸟。这些鸟是要做什么用的呢? 原来,这些鸟儿,每天都由专人悉心照料,供应美味的食...问: 我是一个初学佛的人,应该放下万缘念佛,但总是挂念自己的亲人。怎么能放下? 大安法师答: 万缘放下、一心念...
我们要心存感恩,这个特别重要!今天的人爱怨天尤人,包括刚才讲的嫉妒。一嫉妒,就会引发不满;不满的背后,就是抱...
二零一五年的春天,敬爱的姥爷逝去了。在四十九天内,我为给他多做功德,来到东林寺做义工。其间,随净土宗研习班学...
二种论
【佛光大辞典】
上篇:二种羯磨 | 下篇:二种轮身 |
谓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是名五蕴。...
袈裟变白
无间灭依处
陀罗尼三昧
佛教传播
悟元
三种菩提心
生生
提婆宗
业障
火涂道
卜羯娑
【大藏经】【注音版】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大藏经】【注音版】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大藏经】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智宽法师口吮腹痈

梦境对现实有没有某种隐喻的意义

佛开示外道与邪师的辨别法

【推荐】天竺十四祖龙树菩萨

不为美食所欺
大安法师:内心有挂念,无法一心念佛怎么办

感恩所有成就你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