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语 karmāvarana。指业即障。三障之一,四障之一。又作业累。谓众生于身、口、意所造作之恶业能蔽障正道,故称业障。另据北本涅槃经卷十一、大毗婆沙论卷一一五、俱舍论卷十七等,谓一切恶业中,以五无间业为业障,余一切恶业非为业障,无碍于圣道之修行。所谓五无间业,即:(一)害母,(二)害父,(三)害阿罗汉,(四)破和合僧,(五)恶心出佛身血。八十华严经卷二世主妙严品(大一○·九上):“若有众生一见佛,必使净除诸业障。” p5503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频毗娑罗土迎见佛处】 p1389 西域记九卷二十页云:没特伽罗子故里东行三四里,有窣堵波。频毗娑罗王迎见佛处。如...东晋僧康法畅撰。系论述清谈人物之作,今已佚失。康法畅与般若学者康僧渊、支敏度等,于成帝在位(326~342)时渡江...【佛四无畏】 佛对众生说法时有四种的泰然无畏。一、一切智无所畏,佛于大众中明言我为一切智人而无畏心;二、漏尽...(杂语)东京梦华录曰:九月重阳,都下开宝寺仁王寺,有狮子会。诸僧皆坐狮子上,作法事讲说,游人最盛。...(人名)Kaṇadeva,...亦名:恶比丘应治 子题:四众、四部 行事钞·僧网大纲篇:“涅槃盛论七羯磨后,广明护法之相云。有持戒比丘见坏法者...【三种染恼心法】 p0201 瑜伽五十五卷二页云:复有三种染恼心法,当知普摄一切染恼。所谓业染恼、受染恼、烦恼染恼...(术语)法身冥应众生之机也。法华玄义六曰:法应则冥益。...(经名)一卷,赵宋法天译。赞过去七佛及弥勒并有回向结赞,皆梵语也。...(书名)释无著之摄大乘论者。有二本:一为世亲菩萨作,一为无性菩萨作。前之一本有三译,一为陈真谛译,十五卷,二...(名数)一、欲垢,欲使他人知自己之功德也。二、见垢,于自己之功德生执着分别之见也。三、疑垢,于自己之功德生疑...地藏十轮经...雨宝陀罗尼...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告诸比丘:「当知食以节度,受而不损。」 佛言:「人持饭食施人,有五福德...
问: 佛教徒为什么不可以在佛像前随便坐呢? 答: 归敬仪云:今有安坐像前,情无敬让,可谓无事受罪,枉坏身心。因...
农历四月十五起很多寺院悬挂了结夏牌,为期三个月的结夏安居时间开始了,这是佛陀给修行人的一个大福报。那么什么是...
一、共修时的魔事 修行人发生魔事时会有那些现象出现呢?这可分自修与共修两种情况来讲。第一种情况是在共修方面,...
湖南有个人叫做唐浩明,唐浩明研究曾国藩。他就写了一本传记小说,名字叫做《曾国藩》。 他讲曾国藩的生平:曾国藩...
众生之心,与佛无二。虽迷真逐妄,背觉合尘,起贪瞋痴,造杀盗淫,轮回六道,了无出期,而其寂照真常之本体,仍然如...印祖关于惭愧的开示《涅槃经》云:佛言:有二白法,能救众生。一、惭,二、愧。惭者、自不作罪,愧者、不教他作。惭...佛舍利的缘起(上) 好,阿弥陀佛,各位我们现在,在这个佛牙塔的老塔基这里,那边刚才去朝拜,那个塔是新的塔,非...
(第一讲) 好,各位有缘,请大家合掌。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
业障
【佛光大辞典】
上篇:业网 | 下篇:业缘 |
【所治不善】 p0740 集论二卷十页云:何等所治不善?谓诸对治所对治法。...
频毗娑罗土迎见佛处
人物始义论
佛四无畏
狮子会
伽那提婆
治恶比丘
三种染恼心法
法应
七佛赞呗伽陀
摄大乘论释
七垢
【大藏经】【注音版】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
【大藏经】【注音版】雨宝陀罗尼
【大藏经】佛说食施获五福报经

佛教徒为什么不可以在佛像前随便坐

结夏安居——佛陀给修行人的一个大福报

修行人着魔的主要现象

曾国藩是如何成就的

观音菩萨随类现身满彼所愿
印祖关于惭愧的开示
宏海法师:灵光寺舍利塔开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