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现观智谛现观依有寻有伺依可得】 p0958 瑜伽七十一巻四页云:问:若现观智谛现观、离众相故,名无分别;云何依有...以劣慧为体,因慧劣故,不解事物的义理,其无知非因染污而起,故名不染污,又不知无数法门差别,故名无知,台家谓之...【朅地洛迦】 此云檐木山,本树名也。...谓不久将成佛。法华经分别功德品(大九·四六中):“又应作是念,不久诣道场,得无漏无为,广利诸人天。” p960...(名数)一切布施等之行,不得悉名为波罗蜜多。必具最胜,方成波罗蜜多也。一、安住最胜,安住于菩萨之种性也。二、...【厌与离染解脱涅槃差别】 p1277 大毗婆沙论二十八卷十九页云:问:厌、与离染、解脱、涅槃、有何差别?答:厌恶违...谓八种浆药。即:(一)招者浆(梵 coca),味酸如梅,状似皂筴。(二)毛者浆(梵 moca),即熟芭蕉之果实。(三)孤落迦...【见分】 唯识宗所立识体四分之一。见分即指诸识的能缘作用,为认识事物的主体;亦即能照知所缘对境(即相分,为认...谓世间诸事无常,少有如愿者。自有情生命之所欲求者而言,一般皆祈望福禄寿考,然以佛教哲理观之,生老病死却丝毫不...如契经言故思造业,云何名为故思造业?谓他所教敕故思造业,他所劝请故思造业,无所了知故思造业,根本执着故思造业...摩诃衍有法与义,所言法者,谓众生心,是心则摄一切世间出世间法。依于此心,显示摩诃衍义,何以故? 一、是心...《瑜伽菩萨戒本》 弥勒菩萨说 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若诸菩萨,已受菩萨所受净戒,应自数数专谛思惟:此是菩萨正所应...禅秘要法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复有五百大德声闻:舍利弗、大目揵...佛说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有一个故事,是报上看来的。 一个贩子,拐了一个5岁的小男孩,小男孩没有像其他的孩子那样哭,一直叫着人贩子叔叔,...回向偈一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原文: 今之时,是何时也。南北相攻,中外相敌。三四年来,人死四五千万。自有生民以来,未闻有如此之惨凄者。又复...问: 什么是忏悔?为什么要忏悔业障? 大安法师答: 忏悔两个字是梵文和中文的组合:忏是忏摩,就是陈述发露自己犯...修行,并不只是让环境更加舒适而已,一般人常会要求生活周遭的条件:房子宽敞、厕所干净、灯光明亮。但却往往不知道...
当你念阿弥陀佛心咒的时候,你要想:我的心跟佛的心是一心,把我的贪、瞋、痴、慢、疑变成了戒、定、慧,这是可以转...
随着时代的进步,佛法作为一种人生的最高智慧,已经得到越来越多公众的认同,学佛的年轻人越来越多,这是一件值得庆...
我生活在一个很美的地方,四面有山,四周绕水。是的,那就是山水甲天下的桂林。在这样一个地方,当然不能浪费资源呀...
所治不善
【法相辞典】
【所治不善】 p0740 集论二卷十页云:何等所治不善?谓诸对治所对治法。
上篇:所治损害 | 下篇:所受用义 |
【我及世间皆常住见】 p0650 大毗婆沙论一百九十九卷三页云:诸有此见,我及世间,常恒坚住,无变易法,正尔安...
现观智谛现观依有寻有伺依可得
不染污无知
朅地洛迦
不久诣道场
七最胜
厌与离染解脱涅槃差别
八种更药
见分
事与愿违
故思造业
一心(二)
【大藏经】瑜伽菩萨戒本
【大藏经】禅秘要法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
善良是你生命的守护神
11个常用的回向偈、回向文

劫难之中当如何来修持
为什么要忏悔业障
慧律法师《心的真相》

德的光辉跟世间的相貌完全不一样

在家学佛应当注意的五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