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衣服)又曰一色七条。以锦或金襕或金纱或织物等作之。不如衲袈裟之杂他色,惟为一色,故曰平袈裟。论尊卑,则平袈...【苏楼波】 此云妙色。经云:妙色湛然常安住,不为生老病死迁。...【定果色】 法处所摄色之一。又名定所引色、自在所生色。定即禅定,自在所生色,谓菩萨入定,所现光明,乃见一切色...五通之一,六通之一。谓能如己意而飞行无碍,及自在转变境界,化现人等之神通力。又作如意足通、身如意通、身通、神...亦名:诤事增自恣法 羯磨疏·集法缘成篇:“诤事增自恣者,外界[斗@斫]诤,不自销殄,反来清众,尘染何疑?纵与同法...(名数)示念佛三昧之胜德以六譬:一,长者阎浮檀那紫金之喻。二,王宝印之喻。三,长者如意珠之喻。四,仙人善况之...【匮见】 p1296 集异门论二卷十二页云:匮见云何?答:诸所有见,无惠施、无亲爱、无祠祀、无妙行、无恶行,无妙行...(术语)具名无量寿如来根本陀罗尼,又称阿弥陀大陀罗尼,阿弥陀大咒,十甘露真言。...又称顿写经。指于一日之内所书写之经典,或指一日之内书写经典之事而言。日本自平安朝时代中期起,历南北朝时代,书...(术语)三乘行位之地,每地分入住出三位,初入其地时,谓之入心。...将佛教的经律论三藏,及历代后贤的著作,汇集成为完整的典籍,名之为大藏经,或一切经,简称藏经。...无量义经序 萧齐荆州隐士刘虬作 无量义经者,取其无相一灋,广生众教,含义不赀,故曰无量。 夫三界群生,随业而转;...金光明最胜王经...大悲咒修持仪轨...在佛陀时代,有一天,有一个商人在路上不小心给牛撞死了。牛的主人,怕留下这条恶牛,以后将带给他更多的麻烦,因此...
【禅与净土,唯约教约理。有禅有净土,乃约机约修。教理,则恒然如是,佛不能增,凡不能减。机修,须依教起行,行极...由于悚于生死之剧苦、轮回之路险、三界之无安,所以,我们无论如何,于此生中,一定要了却生死、脱离轮回、跳出三界...
示法源 念佛工夫,只贵真实信心。第一要信:我是未成之佛,弥陀是已成之佛,其体无二。次信娑婆的是苦,安养的可归...
一心不乱,是净业行人常常见到的一个名词。原文出处,源自于《净土五经》之一的《佛说阿弥陀经》。佛于《阿弥陀经》...般我们从学校毕了业,往往能考虑的就是就业和婚姻两个问题。 如果我们出了家,一方面,我们没有要为自己追求什么,...解决心情,才能解决事情。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心理学博士张怡筠常说这句话。压抑情绪有害健康,但没有节制的发火同样...
净土法门,三根普披,利钝全收。即便等觉菩萨也不出净土法门所摄之机,《大方广佛华严经入法界品》中善财童子五十三...
摩腾〔《神僧传》卷第一〕
【历代名僧辞典】
释摩腾。本中天竺人也。美风仪解大小乘经。常以游化为任。往天竺附庸小国讲金光明经。会敌国侵境。腾惟曰。经云。能说此法为地神所护。使所居安乐。今锋镝方始。曾是为益乎。乃誓以忘身。躬往和劝。遂致二国交欢。由是显誉。逮汉永平中明帝夜梦金人飞空而至。乃大集群臣以占所梦。通人傅毅奏曰。臣闻西域有神。其名曰佛。陛下所梦将必是乎。帝以为然。即遣郎中蔡愔博士弟子秦景等。往天竺寻访佛法。愔等于彼遇见摩腾。要还汉地。腾誓志弘通不惮疲苦。冒涉流沙至于雒邑。明帝甚加赏接。于城西门外立精舍以处之。汉地有沙门。自腾始也。但大法初传未有归信。故蕴其深解无所宣述。后卒于雒阳。有记云。腾译四十二章经一卷。初缄在兰台石室第十四间中。腾所住处。今雒阳城西雍门外白马寺是也。相传云。外国有王尝毁破诸寺。唯招提寺未及毁坏。夜有一白马绕塔悲鸣。即以启王。王即停坏诸寺。因改招提以为白马。故诸寺立名。多取则焉。
上篇:法宣(﹝梁﹞(山阴招明寺)[《比丘尼传》卷四] | 下篇:法兰〔《神僧传》卷第一〕 |
为佛寺之通称,乃安置佛像并供僧尼止住以修行佛道之处所。又称寺。有各种异称,如寺刹、僧寺、精舍、道场、佛刹、梵...
平袈裟
苏楼波
定果色
如意通
自恣因诤事增法
观佛三昧海经六譬
匮见
根本陀罗尼
一日经
入心
大藏经
【大藏经】无量义经
【大藏经】【注音版】金光明最胜王经
【大藏经】【注音版】大悲咒修持仪轨
老妇人的毒誓
一心归命通身靠倒的决心
【推荐】陈义孝居士:往生极乐的三要三不要

蕅益大师法语

净土宗的「一心不乱」
圣严法师《发挥自己的生命力》
8妙招化解怒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