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异熟果】 梵语 vipaka-phala 。指由异熟因所招感之果报。又作报果。五果之一。俱舍宗以五根(即眼根、耳根、鼻根...(术语)无相者即寂灭之义,菩提者自证而不从他得,故曰无相寂灭菩提。大日经具缘品偈曰:坐无相菩提,真言势无比。...【无见无对色何大种所造】 p1097 瑜伽六十六卷十二页云:问:世尊说有无见无对色,当言何等大种所造?答:若彼定心...(杂名)毗蓝风也,毗蓝又作毗岚。暴风名。弘明集序曰:须弥峻而蓝风起,宝藏积而怨贼生。...(术语)日天子宫殿也。立世阿毗昙论日月行品曰:从阎浮提地高四万由旬,此处日月行,半须弥山等游乾陀山。是日月宫...无明有迷事和迷理的两种,不明白诸法都是缘起的,叫做迷事;不清楚法性之真理,叫做迷理。行事钞说:迷事者障俗谛故...(术语)观人法之无我,诸法之无性,渐进而见其他之义理也。...又作出佛身血罪。五逆罪之一。据增一阿含经卷四十七、俱舍论卷十八等所载,若伤害佛之身体以致出血者,则犯此罪,将...全一卷。南朝梁武帝撰。收于大正藏第五十二册弘明集卷十。南北朝时,学人以心神为研究主题之一,然当时宜都太守范缜...(?~1038)宋代人。祖崇炬,父继昌。字公武。举进士,任都尉驸马。参谒谷隐蕴聪问宗要,大悟,受其印可,作偈云(...十二门之禅定。略称十二门。乃合初禅、二禅、三禅、四禅等四禅定,与慈、悲、喜、舍等四无量,及空无边处、识无边处...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鹫峯山中,与大苾刍众三万二千人俱,皆得阿罗汉,具大神通。其名曰:尊者阿若憍陈如、尊者...往生论...凡趣圣道悟解真宗。修心要论若其不护净者。一切行无由取见。愿善知识如有写者。用心无令脱错。恐误后人。 夫修道之本...
很多人,都觉得自己很善良,也没有做坏事,但命运总是不顺。所以他会觉得很无辜。许多时候,人的念头,尤其是知见,...
佛教主张礼拜佛、菩萨圣像,当然它有很深的哲义存在。 且说佛陀灭后,后世不见报身真佛。那时优填王因思念佛陀,就...
一个学佛行人,得要有一个助人的道德情操,在家里要孝养父母,兄弟姊妹要有亲情,恭敬,朋友之间也是有一些道义上的...第一种不利于修行的逆境是五毒炽盛。 在此种情况下,瞋恚、贪执、愚痴、疑嫉或傲慢的心非常强烈地涌现。虽然我们拥...
每一次修行对于我们来说都是非常的珍贵,因为修行是每个人生命之中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对我们三宝弟子来说,一切的因...
得疾解脱者,《智论》云,有诸菩萨,自念谤大般若,堕恶道中,历无量劫,虽修余行,不能灭罪。后遇知识,教念阿弥陀...
前面的阿赖耶叫摄藏;这个地方就是执持,有执取义跟执受义。不过这个地方阿陀那有一个地方值得我们注意。我们净土宗...问: 上香上一支?还是上三支?还有红香和黄香,上哪种会好一点? 仁清法师答: 这个问题,几乎所有的刚刚入佛门的...
蕴能(眉州中岩寺)[《大明高僧传》卷第七]
【历代名僧辞典】
释蕴能号慧目。郡之吕氏子也。少习儒博究经史。年二十二于村落校书。偶于山寺见禅册在几。阅之似有所得。遂裂衣冠投僧圆具。一钵遐游。首参宝胜澄甫禅师。征诘酬酢所趣颇异。径往荆湖方谒永安喜真如哲德山绘诸公。造诣益迈。次抵大沩参瑃禅师。瑃问曰。桑梓何处。曰西川。瑃曰。闻西川有普贤菩萨示现是否。曰今日亲瞻慈相。瑃曰。白象何在。曰爪牙已具。瑃曰。会转身么。能提具绕禅床一匝。瑃曰。不是。能趋出。一日瑃问僧。黄巢过后有人收得宝剑么。僧竖起拳。瑃曰。菜刀子。僧曰。争奈受用不尽。瑃喝出。次问能。亦竖拳。瑃曰也是菜刀子。能便近前拦胸筑曰。杀得人即休。瑃笑曰。三十年弄骑马。今日被驴扑。由是声播诸方。返蜀初主报恩。次居中岩。室中尝问崇真毡头曰。如何是尔空劫已前面目。真忽领悟对曰。和尚且低声遂呈偈曰。万年仓里曾饥馑。大海中住尽长渴。当时寻时寻不见。今日避时避不得。能印可之。能住持三十余年说法不许人录。临终书偈辞众端坐而化。阇维时暴风忽起。烟之所至皆雨舍利。道俗斸地亦有得者。心舌不坏。而建塔焉。[如惺]系曰。能公不过一校书郎耳。纔睹禅册便知落处。岂非再来人乎。况乃遨游诸师之门。不无肯綮。方接大沩眉睫即解转身。其利器固可知矣。沩尤未可。至问收剑因缘。前僧宁无入处。而终为挥下。及能公则别有通霄一路。乃拈茎草而作吹毛。大沩不免亲遭鳖鼻一口。公可谓得大机用者欤。大沩固善为人师。能公亦不愧为人弟也。呜呼世之师徒宾主相见能具此风彩作略。庶不辜游法海。两无遗憾。不然总为无孔铁锤负黄面汉不少矣。勉哉。
上篇:法因(平江府觉海寺)[《大明高僧传》卷第七] | 下篇:宗显(成都府信相寺)[《大明高僧传》卷第七] |
禅林用语。谓心神浮荡不定,走来走去;又指超出本来之规范。虚堂录卷四(大四七·一○一七中):“未尝休息,一日十...
异熟果
无相菩提
无见无对色何大种所造
蓝风
日宫
迷事
观察义禅
出佛身血
大梁皇帝敕答臣下神灭论
李遵勖
十二门禅
【大藏经】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
【大藏经】【注音版】往生论
【大藏经】最上乘论

傲慢,是对命运最大的挫折

何以拜佛能罪灭河沙

对众生要有仁爱慈悲之心
八种不利于修行的逆境

每一次修行对于我们都非常珍贵

念佛得速疾解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