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明有迷事和迷理的两种,不明白诸法都是缘起的,叫做“迷事”;不清楚法性之真理,叫做“迷理”。行事钞说:“迷事者障俗谛故;迷理者障真谛故。”
佛教词典 > 佛学常见辞汇 > 正文
【有学与无学差别】 p0557 瑜伽八十八卷二十七页云:复次由五种相,有学无学二种差别。谓诸无学所成就智,说名...(名数)七圣也。...【二种真如】 略称二真如。曰生空真如与法空真如。又作二空真如、二空真理。由我空而显之真理,称生空真如。由法空...谓依业之不同而将人的死亡区别为四:(一)寿尽财不尽死,谓人报寿既短,于现生中复不积善作福,但知营谋财物,故其寿...子题:阉人、不男、阉、五种不男之人、五种不女之人 随机羯磨·诸戒受法篇:“汝非黄门耶?谓非生、犍、妒、变、半...【第一有中所有诸智皆俗智摄】 p0970 瑜伽六十九卷十七页云:第一有中所有诸智、皆俗智摄。何以故?彼处作意、与出...何故真如说名真如?谓彼自性无变异故。...(术语)建伽蓝,或作戒坛,行一种之作法,而定其区域境界也。即其作法所限定之地,谓之结界地。...(术语)佛陀证悟之性海,为佛佛自知之法,不可言说,是曰果分不可说。然此不可说之果分,得于因人之机缘略说一分,...即声闻名望之意。据无量寿经卷上载,阿弥陀佛愿其名声普闻,以广度众生。[法华经序品] p2262...(流派)六苦行外道之一。寒中投身于深渊而作苦行,以之为生天之因者。见涅槃经十六。...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文殊师利菩萨除淫欲神咒...《瑜伽菩萨戒本》 弥勒菩萨说 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若诸菩萨,已受菩萨所受净戒,应自数数专谛思惟:此是菩萨正所应...
讲到根、尘、识三法,佛陀为了让我们了解生命的因缘的相貌,他把生命分成三部份:第一个六根:眼根、耳根、鼻根、舌...这是目犍连尊者在修行中的一个故事。 有一天,释迦牟尼佛告诉目犍连说:你的债主快到了! 目犍连回答:我有神通,可...
问: 请问法师,米面生了虫,怎么办?扔了浪费,吃了算不算杀生?不得已的情况下杀了生怎么办? 大安法师答: 如果...有许多聪明好学的人,有作为、有成就者,古今中外可谓不胜枚举。但是,也有许多聪明好学的人,无所作为,未见成就,...
现代人造业有以下几种显著的特点,和以往时代迥然不同。 一、意乐猛烈 即造业时内心的贪嗔痴非常猛烈。因为人们内心...很多人在生活中遇到不如意,都会归咎于业障。真是业障!是消极的讯息?是骂人的话语?还是自我认命的咒语?业障到底...
忆念三宝的修行非常重要。我们时刻忆念什么,心就会和什么相应。 每天忆念财富,心就和财富相应,从而寻找并践行一...
六度当中有精进波罗蜜,先布施、持戒、忍辱,这三种还属于积累一些福德,那第四就谈精进问题。福德积到一定程度后,...
迷事
【佛学常见辞汇】
上篇:语业 | 下篇:迷悟 |
(术语)禅门宗匠之偈颂。禅源诠曰:教者诸佛菩萨所留经论也,禅者诸善知识所述句偈也。但佛经开张,罗大千八部之众...
有学与无学差别
七丈夫
二种真如
四种死
黄门
第一有中所有诸智皆俗智摄
真如说名真如
结界
因分可说
名声
投渊外道
【大藏经】【注音版】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大藏经】【注音版】文殊师利菩萨除淫欲神咒
【大藏经】瑜伽菩萨戒本

十个人吃饭,每个人看到的饭菜完全不同
目犍连尊者一念嗔恨的果报

米面生了虫,应该怎么办
学会选择,懂得放弃

现代人造业有四种特点
把自己所谓的业障一一摊开

灵山只在汝心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