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异熟能变】 唯识宗所立的三能变识之一,异熟能变为初能变,亦即是第八阿赖耶识的变。异熟,旧译为果报,新译为异...(术语)对立相住心而言。观真如之理体观为非有非空,非非有非非空,四空绝,百非远,离一切之念虑思想也。...【无记法及无漏法无异熟果】 p1097 大毗婆沙论十九卷十八页云:问:何故不—善善—有—漏—法,有异熟果;无—记无...(异类)Lambā,法华经所说十罗刹女,第一谓之蓝婆。第二谓之毗蓝婆Vilambā,正法华经翻为结缚。慧琳音义二十五曰...(地名)日本人自称本国也。教行信证曰:西蕃月支圣典,东夏日域师释。佛法传通记曰:无畏三藏应来日域。...迷者迷惑宇宙人生的真理,悟者觉悟宇宙人生的真理。迷时是众生,悟了即成佛。...(术语)观想佛体也。观无量寿经,观佛经等详说之。...指以所修之道必得出离之妄见。释门归敬仪卷上(大四五·八六一上):“还执出见,犹承爱种。” p1556...梵名 Mahābrahmā-deva,巴利名同。位于色界初禅天之第三天。又称梵天王、梵天、梵王、大梵、梵童子(梵 Brahmā...(衣服)衣名。阿毗昙经下曰:阿判那者,库麻杂吉贝衣也。...(1527~1602)明代晋江(福建厦门)人。字卓吾。万历初年,为姚安知府。禀性孤峻,出入佛儒之间,而以空宗为归。尝...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六祖大师法宝坛经...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亦名遗教经) 释迦牟尼佛初转法轮,度阿若憍陈如,最后说法度须跋陀罗,所应度者皆已度讫,于娑...
湖广总督林则徐曾叙述,他的朋友屠琴邬太守是钱塘人,尚未出仕前,于辛巳年秋天,染患重病,医生误投药剂,生命陷于...
《金刚经》全称《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是论述佛教般若思想的重要经典,也是禅宗的重要典籍之一。在现代比较流行的佛...问: 如何理解弥陀经上说当知我于五浊恶世,行此难事,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行此难事是否指持佛名号? 大安法师答...
人们常常忽略心念,修养内德,如果你内里有德,不求名闻而自得名闻。假使我们出家人有所求的话,那你就求佛,求地藏...
【原文】 客曰:常闻律门生弘毗尼,死归净土,究竟与净宗异耶,同耶。 答曰:律门虽则重在戒律,略兼持名,究竟同归...一、前言 我们每个人都有过去、现在、未来三世流转的生命。生命究竟从何处来?又将往何处去呢?佛法说:生命是由因...
这一生都是在做一个梦,在梦境里面我们常常不知道是梦,把梦里的一切都看成非常真实,于是在梦里面就不断地在做梦,...问: 做梦会被梦境所转,这种情况怎样克服?就是佛来佛斩,魔来魔斩,这句话,还想请师父开示一下? 仁清法师答: ...
宗显(成都府信相寺)[《大明高僧传》卷第七]
【历代名僧辞典】
释宗显号正觉。潼川王氏子也。少选为进士有声。尝昼掬溪水为戏。至夜思之遂见水泠然盈室。欲汲之不可得。忽尔尘境自空叹曰。吾世网裂矣。往依昭觉白公得度。萧然一衲随众咨参。一日白公问。高高峰顶立深深海底行作么生会。忽于言下顿悟曰。钉杀脚跟也。白拈起拂子曰。这个又作么生。显一笑而出。服勤七祀。出游至京都淮浙遍历丛林。晚登五祖见演和尚问。未知关棙子。难过赵州桥。如何是关棙子。祖曰。汝且在门外立。显进步一踏而退。祖曰。许多时茶饭元来也有人知滋味。明日入室。祖见显便问。是昨日问话僧否。我固知尔见处。秖未过得白云关在。显珍重便出。时圆悟为侍者。乃以白云关意扣悟。悟曰。直下会取。显笑曰。我不是不会。祇是未谙。待见这老汉共伊理会一上耳。次日祖往舒城。显与悟继往。适会于兴化。祖问记得曾在那里相见来。显曰。全火秖候。祖顾悟曰。这汉饶舌。后游庐山回举高高峰顶立话所得之意。白五祖。祖曰。吾尝以此事诘先师。先师曰。我曾问远和尚。远曰。猫有软血之功。虎有起尸之德。非索达本源不能到也。显侍之久。祖钟爱之。辞返蜀祖为小参。复送之以颂曰。离乡四十余年。一时忘却蜀语。禅人回到成都。切须记取鲁语。显归昭觉。白公尚无恙。再侍之声誉蔼然。初出住长松。次主保福。大张炉鞴。煅炼四方学者。故龙象多出其轮下焉。
上篇:蕴能(眉州中岩寺)[《大明高僧传》卷第七] | 下篇:法常(嘉兴报恩寺)[《大明高僧传》卷第七] |
禅林用语。原指所行之道路;转指行履、行业、行状等。又“足下云生”一语,谓随心所欲,从足下生云,乘云飞行,海阔...
异熟能变
无相离念
无记法及无漏法无异熟果
蓝婆
日域
迷悟
观佛
出见
大梵天
阿判那
李贽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大藏经】【注音版】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大藏经】佛遗教经

买物放生,病体痊愈

持诵《金刚经》的功德与灵验
弥陀经中的「行此难事」是否指持佛名号

你内心有德,求什么就有什么

律宗与净土宗的修持是相同还是不同
十二因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