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异熟生】 大小乘对异熟生的解释不同。大乘唯识宗的看法:指由异熟所生。唯识宗以第八识为总报的果体,称为异熟,...(人名)尊者优婆鞠多,于佛灭后百年出世,为付法藏之第五祖,时人称其德曰无相好佛。谓身不具相好,而其德与佛等也...【无分别智见有相无】 p1091 成唯识论九卷八页云:有义、此智二分俱无。说无所取能取相故。有义、此智相见俱有。带...(术语)Īśvaravāṇa,又作医罗跋那。佛之声。译曰自在声,圆音。以佛之声于一音具众音故也。华严疏钞十二曰:医...(术语)禅定名。求闻持法也。婆薮槃豆法师传曰:无著法师。修日光三摩提。如说修学。即得此定。后昔所未解悉能通达...指超出出世间之一乘法。为八地以上之诸佛菩萨所证得者。华严五教章卷一(大四五·四七七下):“如本业经、仁王经及...指如来之教法。如来之教法能救沉沦于生死大海之人,故以网譬之。旧华严经卷五十八(大九·七七三下):“张大教网,...(术语)属于阿含之部门也。原为佛说之总称,后大乘经兴,举凡有阿含之经名者,总名为小乘,遂为小乘经之异名。北方...为唐代不空之俗家弟子。生卒年不详。尝依不空受普贤法,并奉诏护持不空之译经弘法事业。不空曾授予银羯磨、金刚杵、...凡二卷。唐朝法藏述。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二册。乃注释龙树十二门论之佳作,言简意赅,先立玄谈十门,后以细科释论文。...(术语)总括释尊一代之说教,视如一经,分为序分正宗分流通分三段。华严阿含方等般若诸经为序分。无量义经法华经普...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卷第一 佛在王舍国灵鹫山中,与大弟子众千二百五十人、菩萨七十二那术、比丘尼五百人、清信士七...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舍离国。食时到,入城乞食。时毘舍离城中,有一梨车,名鞞罗羡那(秦言勇军)。譬如天与诸天女共...觉林菩萨偈 华严第四会,夜摩天宫,无量菩萨来集,说偈赞佛,尔时觉林菩萨,承佛威力,遍观十方,而说颂言, 譬(p)如...
以前我有个毛病,很喜欢对别人下结论,就是评价某人怎么样,是好是坏。这都是不好的习气。人就容易犯毛病,喜欢评论...
「阿难,有此四魔,八万四千诸烦恼门,而诸众生为之疲劳,诸佛即以此法而作佛事,是名入一切诸佛法门。」学佛就是为...
有一天,佛在罗阅祇竹园精舍,贤者阿难从座位起身,将衣服理顺后,长跪合掌,禀白佛陀:世尊!请问您与阿若憍陈如等...九华山有位老尼师,年纪已136岁,身体健朗,从出家至今,从不讲任何闲话,开口闭口一句阿弥陀佛; 有人问她话,若有...
释迦牟尼佛在印度出世时,当时的印度是一个文化非常发达的国家。以佛教的说法,当时印度有九十六种外道,其实就是九...
昙鸾大师言:同一念佛,无别道故;远通夫法界之内,皆为兄弟也。...
在印光大师的《文钞》当中,他说:有些人他越用功,佛念得越多、拜佛越多,他的烦恼反而更重,瞋心、慢心更重。印光...
昔日漳州有一贫苦的人在寺出家,心想修行,苦不知如何为是,无处问津,每日只做苦工。 一日遇著一位行脚僧到那里挂...
天游(隆兴府云岩寺)[《大明高僧传》卷第七]
【历代名僧辞典】
释天游自号典牛。成都郑氏子也。幼业儒。颖俊逸伦侪辈推重。初试郡庠复试梓州。二处皆与贡籍。惧不敢承。遂窜名出关。适会王山谷西还。见其风骨不凡谈论超卓。邀其同舟。策往庐山削发。不易旧名。首参死心不契。依湛堂准于泐潭。一日湛堂普说曰。诸人苦苦就准上座觅佛法。遂拊膝曰。会么雪上加霜。又拊膝曰。若也不会岂不见干峰示众曰。举一不得举二。放过一着落在第二。师闻脱然悟入。出世于云盖。迁灵岩说法大有湛堂之风。尝和忠道者牧牛颂曰。两角指天。四脚着地。拽断鼻绳。牧甚屎屁。张无尽见之甚为击节。因退云岩过庐山。而栖贤主者意不欲纳。乃故曰。老老大大正是质库中典牛耶。师闻述偈曰。质库何曾解典牛。秖缘价重实难酬。想君本领无多子。毕竟难禁这一头。竟去庵于武宁。匾曰典牛。则终其身不出。年近百岁而告寂焉。径山涂毒见时九十三矣。
上篇:瑞仙(绍兴慈氏院)[《大明高僧传》卷第七] | 下篇:法因(平江府觉海寺)[《大明高僧传》卷第七] |
指禅宗传法第三祖僧璨。赤头,秃头之意。僧璨出家前因得风疾,后虽治愈,然头发脱落殆尽,无法复元,故舒州(安徽潜...
异熟生
无相好佛
无分别智见有相无
医罗跋那
日光三摩提
出出世间
大教网
阿含部
李宪诚
十二门论宗致义记
一代三段
【大藏经】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
【大藏经】佛说出家功德经
【大藏经】地藏菩萨本愿经

为什么不能随便去评论别人

佛法就在魔法中

佛陀与五比丘的因缘
能守住口业,则成佛一半

「邪因缘论」与「无因缘论」

【佛学漫画】佛为什么要救恶人

为何越修烦恼反而更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