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 > 正文
Longzang 清代官版藏经。又名《清藏》。清雍正十一年(1733),于北京贤良寺设立藏经馆,由和硕庄亲王允禄、和...对著文字念叫做读,背念文字叫做诵。...(譬喻)爱欲蔽心之明,其深如海也。八十华严经十三曰:众生流转爱欲海。四十华严经六曰:破烦恼山,竭爱欲海。...即辨明一经之指归。为天台智顗大师所立五重玄义之一。智顗为解释诸经,而立有五种义解法,即释名、辨体、明宗、论用...(1553~1636)明代书画家。江苏松江华亭人。字元宰(玄宰),号思白,又号香光。自幼家贫,擅于绘画。万历(1573~...全一篇。唐初牛头法融撰。全称牛头山初祖法融禅师心铭。收于大正藏第五十一册景德传灯录卷三十。法融与菩提达摩系之...即古德所示之语句。于禅宗,举凡佛祖之言句、古德所垂示之语句、古德悟道之公案、师家相见彼此勘验之问答等,皆为后...指见道以前,观四谛及修十六行相以达无漏圣位之四种修行阶位。小乘俱舍、成实二宗谓于总相念住之后位,大乘唯识宗则...(术语)心为刹那生灭者,未来心未成故不可得,过去心既灭故不可得,现在心不暂停,故不可得。是谓之三世心不可得。...乃苦行外道之一。彼等认为宿世罪福悉已既定,故主张于现世迅速受苦,求死后得安乐,因而从事苦行。[外道小乘涅槃论...指佛学以外之教法、典籍等,或学习佛教以外之教法、典籍。佛教为降伏外道及知晓众生之根机乐欲等,以利教化,故准许...优婆塞戒经卷第一 集会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林中阿那邠坻精舍,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五百比丘...小品经序 释僧睿 般若波罗蜜经者,穷理尽性之格言,菩萨成佛之弘轨也。轨不弘,则不足以寮群异指其归;性不尽,则物...尔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是时世尊思惟观察。愍未来诸众生故。说是七俱胝佛母心准提陀罗尼法。即说咒曰。 南谟飒...记者: 印顺大和尚,很多人对您出家前的经历非常感兴趣。 印顺: 不管是曲折还是平淡,它都已经过去,并不重要,重...
魔障与业障,如何分辨呢? 第一、如果某些异常状况忽然而来,又忽然而去;说不出究竟什么原因,即使能真正说出原因...
祖师们常常教诲我们,要做到句句消归自心,如说修行。也就是把学法修行落在实处,知行合一,心口相应。消归自心就是...一天,佛陀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比丘们兴起这样的疑问:贤者阿难过去生是修持何种德行,今世得以有如此殊胜果报,...一天,幽谷老人正漫步山溪间,忽见一少年站立山崖,似欲跳崖状。 幽谷老人忽然拍掌大笑。 少年莫名其妙回头问道: ...
当新的一天开始的时候,我们心里应该充满喜悦。 尽管昨天有一些不顺心的人与事,比如说:别人骂我、打我,或给我制...问: 我的亲人已经到了生命的最后阶段,亲人并没有求生净土的愿望,我应该如何帮助他? 大安法师答: 这时候你要善...
问: 请开示,文昌帝君因慈悲、怜惜妇人,而堕落人道,请问与佛教导众生发慈悲心有矛盾吗? 大安法师答: 文昌帝君...
异熟生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
【异熟生】大小乘对异熟生的解释不同。大乘唯识宗的看法:指由异熟所生。唯识宗以第八识为总报的果体,称为异熟,或称真异熟;由此所生的前六识别报之果,即称异熟生。《成唯识论》卷二载:‘异熟习气为增上缘,感第八识,酬引业力,恒相续故,立异熟名;感前六识,酬满业者,从异熟起,名异熟生。不名异熟,有间断故。’小乘俱舍的看法:指由异熟因所生者称异熟生,故与‘异熟果’为同义词。《俱舍论》卷二以四义解释其名:一、系由异熟因之所生,故称为异熟生。如牛所驾之车,称为牛车。二、所造之业至得果之时,变化而能成熟,称为异熟;此果从异熟而生,故称异熟生。三、所得之果与因互为别类,且系由因所成熟,故称异熟;此异熟即‘生’之义,故称异熟生。四、于因之上假立果之名,故既称‘因’为异熟因,所生之果即称异熟生。参阅‘异熟果’条。
上篇:异熟三义 | 下篇:异熟因 |
【有功用运转作意】 p0556 瑜伽十一卷十七页云:有功用运转作意者:谓卽于此,勇猛精进无有慢缓修加行者,所有...
龙藏
读诵
爱欲海
辨体
董其昌
心铭
古则
四善根位
三世心
行苦行论师
外学
【大藏经】优婆塞戒经
【大藏经】小品般若波罗蜜经
【大藏经】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印顺大和尚谈出家的经历

业障和魔障有何区别

句句消归自心
阿难的总持因缘
还是做胆小鬼最易

遇到逆缘应先检讨反省自己
亲人临终不愿往生,该如何劝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