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忿恨的心打成了结,很难消解。...梵名 Vasu。又作婆[艹/叟]、婆薮缚斯。系奉婆罗门教之仙人。昔之摩揭陀国王,后出家为仙人,尝依四吠陀法之赞言,主...(名数)法性宗与法相宗也,略云性宗相宗。...【引发因】 p0377 瑜伽五卷十一页云:依随顺因依处,施设引发因。所以者何?由欲系善法、能引欲系诸胜善法。如是欲...(术语)归依于佛宝僧宝之戒法也。释氏要览上曰:五分律云:初佛成道,为二贾客及女人须阇陀并五比丘皆受二归缘,未...(人名)佛弟子名。华严经善财童子历参五十三员善知识,末后到弥勒阁,按善财于东洋紫竹林参观世音。乃第二十八参,...亦名:亡人物钱宝轻重、亡僧物钱宝轻重、亡五众物钱宝轻重、钱宝轻重 子题:钱通八种、真宝、似宝 行事钞·二衣总别...谓于如来无学智见明鑒觉慧照现观等已能具起及得成就。故名为佛。...亦名:淫戒犯相 含注戒本·四波罗夷法:“佛言,若方便欲行不净,成者波罗夷,不成者偷兰遮。若教比丘行,若作,教...(杂语)用于袈娑 纽之结法也。以纽作绾结,使其两端入于中心一处,故名同心结。...(衣服)Kṣuma,又作菆摩,须摩,刍摩迦,苏摩,谶磨。麻衣也。西域记二曰:刍摩衣,麻之类也。慧琳音义三十一曰:...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大菩萨众,及大诸天、帝释天王、大梵...(一) 昔有比丘聪明智慧,时病危顿,弟子问曰:成应真未?答曰:未得;不还未也。问曰:和上道高名远,何以不至乎?...(根据印光大师校定本校对)...
生佛不二,平等共有者,唯此现前离念灵知耳。诸佛以随悟净因缘,悟之又悟,净之又净,悟净之极,故其灵知横遍竖穷,...社会的日益腐败,与天灾人祸的不断,根本因素都是众生没有好好守护菩提心的缘故,因为自私,我们宁可伤害别人,因为...一、禅悟成功 有一高僧,弟子问其成功原因,答曰:吃饭、睡觉。弟子思索多日不解其意,又问师傅:吃饭、睡觉怎么可...
什么叫理观的智慧?我们先讲一段禅宗的公案再来说明。这个公案应该大家都知道,很有名。就是马祖道一禅师,这个临济...很多人在参加法会的时候,一唱到发愿文或忏悔偈,就忍不住落下泪来。这是因为在共修的场合,大众修行所产生的气氛、...
恶兽毒虫 藏窜孔穴 毘舍阇鬼 亦住其中 前面的经文,那个火烧的情况:躁动不安、寿命短暂,主要的是约着欲界众生。但...依据如来的正法规(dhamma)与律(vinaya),以及国家相关规定。欲受戒出家的人,除了要拥有虔诚恭敬且正确的信念之...
在佛教的名词里,五眼是指肉眼、天眼、慧眼、法眼和佛眼。我今天想引用这几个名称,来和诸位研讨一些佛法。首先我要...
心道(常德府文殊寺)[《大明高僧传》卷第五]
【历代名僧辞典】
释心道眉州徐氏子也。年三十得度。诣成都习唯识。自以为至。同舍僧诘之曰。三界惟心万法唯识。今目前万象纵然。心识安在。道茫然。遂出关周流江淮。既抵舒州太平闻佛鉴夜参举赵州柏树子话。至觉铁嘴云先师无此语莫谤先师好。因大疑提撕既久。一夕豁然。即趋丈室拟叙所悟。鉴见便闭却门。道曰。和尚莫瞒某甲。鉴曰。十方无壁落。何不入门来。道即拳破窗纸。佛鉴即开门。搊住云。道道。道即以两手捧鉴头作口[吭-几+坐-工+十]而出呈偈曰。赵州有个柏树话。禅客相传遍天下。多是摘叶与寻枝。不能直下根源会。觉公说道无此语。正是恶言当面骂。禅人若具通方眼。好向此中辨真假。鉴然之。襄守请开法天宁擢大别文殊。宋宣和改元诏改僧为德士。因上堂曰。祖意西来事今朝特地新。昔为比丘相今作老君形。鹤氅披银褐头包蕉叶巾。林泉无事客两度受君恩。所以道欲识佛性义。当观时节因缘。且道即今是甚么时节。毗卢遮那顶戴宝冠。为显真中有俗。文殊老叟身披鹤氅。且要俯顺时宜。一人既尔众人亦然。大家成立丛林。喜得群仙聚会。共酌迷仙酬同唱步虚词。或看灵宝度人经。或说长生不死药。琴弹月下指端发太古之音。棋布轩前妙着出神机之外。进一步便到大罗天上。退一步却入九幽城中。秖如不进不退一句又作么生。道直饶羽化三清路。终是轮回一幻身。二年九月诏下复僧。上堂曰。不挂田衣着羽衣。老君形相颇相宜。一年半内间思想大抵兴衰各有时。我佛如来预谶法之有难。教中明载无不委知。较量年代正在于兹。魔得其便惑乱正宗。僧改俗形佛更名字。妄生邪解删削经文。铙钹停音钵盂添足。多般矫诈欺罔圣君。赖我圣明不忘付嘱不废其教。特赐宸章仍许僧尼重新披剃。实谓寒灰再焰枯木重荣。迷仙酎变为甘露琼浆。步虚词翻作还乡曲子。放下银木简拈起尼师坛。昨朝稽首擎拳今日和南。不审秖改旧时相不改旧时人。敢问大众旧时人是一个是两个。良久曰秋风也解嫌狼藉。吹尽当年道教灰。建炎三年春示众举临济入灭嘱三圣因缘。道曰。正法眼藏瞎驴灭。临济何曾有此说。今古时人皆妄传。不信但看后三月。至闰三月有贼叛。众请师南奔。道曰。学道所以了生死。何避之有。贼至。道曰。速杀我以快汝心。贼即举槊残之。白乳上出。贼骇引席覆之而去。
上篇:慧远(临安灵隐寺)[《大明高僧传》卷第五] | 下篇:智才(潭州龙牙寺)[《大明高僧传》卷第五] |
密家结诵印明时,手结一印,口中诵二真言,称为一印二明。例如于无所不至印中,诵五阿五智之明。又如金刚界与胎藏界...
忿结
婆薮
性相二宗
引发因
二归戒
善财
亡物钱宝轻重
佛
大淫戒犯相
同心结
刍摩
【大藏经】佛说百佛名经
【大藏经】杂譬喻经
【大藏经】【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品

四种修道的方便门
从根本上消弭战争
成功的秘诀

磨砖不能成镜,打坐又怎么会作佛呢
圣严法师《信心不退转》

用佛号来压烦恼,临终时恐怕压不住
出家需要的条件与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