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阿毗达磨辞典 > 正文
比喻一阐提之人为生盲。又作生盲一阐提。生盲,指生而即盲之人;阐提,指断绝一切善根与无法成佛者。不信佛法者,如...(人名)冀州人。姓尹氏。幼出家,就法迁受学,博通经论。智藏,僧旻,法云等,皆出其门。承道场慧观之说,立三教五...又作退堕、退失。略称作退。即于求佛道之中途,退失菩提心,而堕于二乘凡夫之地;或退失已证得之行位。有关退位之说...(1203~1275)元代曹洞宗僧。太原文水(山西文水)人,俗姓张。号雪庭。字好问。五岁解语,日背千言。九岁入学,一...露地,为门外之空地,喻平安无事之场所;白牛,意指清净之牛。法华经譬喻品中,以白牛譬喻一乘教法,从而指无丝毫烦...慧文,一称慧闻;他的籍贯和生卒年月,传记不详。据《佛祖统记》卷六《慧文传》称他是东魏孝静、北齐文宣时(534559...【不自在行】 p0324 如无我行中说。 二解 瑜伽五十五卷十四页云:不自在云何?谓众缘生无常苦相所摄诸行,离我相故...(物名)又作犍茨,健支,建镃。译曰浅铁钵。铁钵中之小钵也。别名鐼子。应量嚣中累三个小钵,自大至小。总名鐼子。...含注戒本·三十舍堕法:“不犯者,听五众出家人共易,应自审定,不相高下,如市道法;不得与余人贸易,令净人贸;若...【无余依涅槃】 p1075 瑜伽九卷十五页云:又复此识、与一切受、任运灭故;所余因缘、先已灭故;不复相续,永灭无余...五色,即青、黄、赤、白、黑五种显色,其次第依经轨而有异说:(一)白、赤、黄、青、黑。一般称为胎之五色,系法尔之...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整理并注音。句读及注音仅供参考。特此说明。...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今当说圣八关斋。谛听谛听,善思念之,我今当...(龙藏本)...
这个习气不容易了解,但是我们用一种比喻就很容易了解,比如说你每天泡茶,你每天泡茶、泡茶,泡习惯了,这个茶叶,...
净宗以信愿持名为宗,以往生西方净土为趣。念佛法门虽是大乘特别法门,然并不违异于大乘通途之因果律。西方极乐世界...祭祖是中国人孝道精神的表现,饮水思源、慎终追远是很好的一种教育及风俗,所以佛教到了中国之后,并没有废除对祖先...
很多居士会认为:我没有时间修行。因为我要去挣钱,等我挣了很多钱之后,就可以供养三宝,可以为佛教作贡献。佛经里...人生从来没有真正的绝境。无论受多少艰,无论经历多少苦难,只要一个人的心还怀着一粒信念的种子,那么总有一天,他...
影响种性的这些种子,种类是什么?什么东西会影响我们的种性?为什么他生出来是人天种性,他生出来是二乘种性,他生...
凡诸经籍,应如法供养 这个经书或这个论藏啊等等,都是能够供养的,就是把经啊,放到佛台上,就像恭敬佛一样恭敬它...
为了追随正法,求那跋陀罗弃家潜逃,到远方求师访友。他弃掉头簪彩饰,布衣疏食,在僧舍中专心学习经典,到受戒时,...
佛
【阿毗达磨辞典】
谓于如来无学智见明鑒觉慧照现观等已能具起及得成就。故名为佛。
上篇:根上下智力 | 下篇:更互摄 |
(术语)爱自身,是凡夫之欲情也,故自此生种种之苦。金光明经一曰:若自爱者便起追求,由追求故受众苦恼。诸佛如来...
生盲阐提
慧次
退转
福裕
露地白牛
慧文(约六世纪)
不自在行
键[金*諮]
贩卖戒开缘
无余依涅槃
五色列次
【大藏经】【注音版】暮时课诵--单日
【大藏经】佛说八关斋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四十二章经

这个是非怎么能听呢

净业助行,培福载道
圣严法师《祭祖》

【推荐】赚钱与修行--对生意者的忠告
只要种子还在,希望就在

阿赖耶识有漏种子的分类

凡诸经籍,应如法供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