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注戒本·三十舍堕法:“不犯者,听五众出家人共易,应自审定,不相高下,如市道法;不得与余人贸易,令净人贸;若悔听还;若酥油相易者不犯。”(含注戒本卷上·三○·一六)
佛教词典 > 南山律学词典 > 正文
【二种真如】 p0025 佛地经论七卷二页云:或说二种。谓生空无我,法空无我。真如实非空无我性;离分别故。绝戏...谓人如果在一心之中同时修习空假中三观,就可以在一心之中同时证得一切智、道种智和一切种智之三种智。...以语言文字来表达义旨。与“依言”、“依诠”等语同义。[金刚针论、十地经论卷二、大乘起信论义记卷中本] p3006...禅林用语。又作脱落身心。谓脱却身心之一切烦恼妄想,而入真空无我之自由妙境。此亦为如净禅师印可证明日僧道元之语...行事钞·忏六聚法篇:“四分,寺内徐行者,不白失宿;若作意欲白,前人行疾出界,虽不白,不失宿,无罪。十诵,客比...子题:忏轻吉罗、常途六念、说戒座中露罪、六念且制清晨实通朝夕 羯磨疏·集法缘成篇:“言但心念有三。初 忏轻吉罗...【惑】 p1186 成唯识论八卷八页云:发业润生烦恼、名惑。...(衣服)Saṁghāti,比丘三衣之一。新称僧伽胝,僧伽致,僧伽鸱,僧伽知。译曰重或合。以割截而更合重之故也。义净...【释眠经】 p1455 瑜伽六十二卷十三页云: 复次当释眠经。谓勤修习内心寂静奢摩他行诸苾刍等、为欲断除诸随烦恼,应...(经名)一卷,唐不空译。说金刚界三十七尊之心要。...【发心二种】 p1161 显扬二卷十九页云:此受发心、复有二种。一、世俗发心。二、证法性发心。世俗发心者:谓如有一...夫满教难思,窥一尘而顿现;圆宗叵测,覩纤毫以齐彰。然用就体分,非无差别之势;事依理显,自有一际之形。其犹病起...妙法莲华经弘传序(唐终南山释道宣述) 妙法莲华经者,统诸佛降灵之本致也。蕴结大夏,出彼千龄。东传震旦,三百余载...正法念处经叙 夫域中之名四等,道之所生万殊,名盖众名之假,生非有生之实。然则修促共尽,小大同期,而金字丝编、缃...我总是这么不如意!为何没一件事能顺我的心,满我的愿?罗阅只国中,有一个人常常如是抱怨着,无论是在家,抑或是在...
佛教经常让我们亲近善知识,人家说三人行必有吾师。如果我们亲近了善知识,得到善知识的提醒,可能会改变我们的人生...我们念佛的时候,不是想一个人在念,应该想到法界众生同时在念阿弥陀佛,有佛堂清净的地方出声念,没有佛堂或在家里...
诸恶莫作,诸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一偈,在佛经中是作为七佛通戒而提出的,它概括了佛教的基本精神,是佛教...
岁月静静流过,无论它带给我们什么样的遭遇,我们都应该从中汲取智慧。人的一生,如果得不到智慧,那不过是和动物一...邪淫极大地损耗了个人的阴德和福报。印祖说:行邪淫者,是以人身行畜生事。报终命尽,先堕地狱饿鬼,后生畜生道中。...
如果你研究唯识,就知道众生的悲哀在哪里──种现相熏。 我们过去打了一个妄想,一个虚妄的心识造了业力结果这个虚...
春秋时期,楚王请了很多臣子们来喝酒吃饭,席间歌舞妙曼,美酒佳肴,烛光摇曳。同时,楚王还命令两位他最宠爱的美人...
贩卖戒开缘
【南山律学词典】
上篇:贩卖戒缘起 | 下篇:贩卖罪业深重 |
(杂语)喝者叱人之声。露者露现,物之显然分明也。聻者指物之词,咦者呼人之声。禅家宗匠,多假用此等单语。提撕学...
二种真如
一心三智
言诠
身心脱落
忏僧残波利婆沙界内见僧法
但心念法有三
惑
僧伽梨
释眠经
金刚顶瑜伽略述三十七尊心要
发心二种
【大藏经】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大藏经】妙法莲华经
【大藏经】正法念处经
求福者遇佛得度

终生享用不尽的东西在哪里
清定上师开示念佛

何等偈能出生三十七品及诸法

一个人是否有智慧,可从这四点来判断
邪淫十二害

你所选择的环境,对你善根有很大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