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作退堕、退失。略称作退。即于求佛道之中途,退失菩提心,而堕于二乘凡夫之地;或退失已证得之行位。有关退位之说,诸经论所举各异,怀感之释净土群疑论卷四总括为四说:(一)信退,指十信位中之前五心位,此五心位犹有退转心,故易生邪见,断灭善根。(二)位退,指十住位中之前六心位,此六心位犹会退转为二乘。(三)证退,指十地以前之诸凡夫位。(四)行退,指七地以前之心位,彼等于所闻所行尚生怯劣之心,不能修学,不能于念念中恒修胜行,故易退转。此外,小乘诸部于四沙门果之退转情形亦有异说,说一切有部主张初果必不退,后三果则可能退转。经量部则谓,初果与第四果不退,中间二果可能退转。大众部及化地部均以为,初三果有退,唯第四果为不退。[大宝积经卷三、菩萨璎珞本业经卷上贤圣学观品、俱舍论卷二十五、异部宗轮论] p4334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指唐朝义净三藏自天竺传来之正制三衣。为不用镮钩之袈裟。旧律南山家之三衣,则称南山衣,须佩镮钩。[画像须知](...(术语)译曰成就,但成就有所成能成之别,通于世出世之法,三密相应,因而成就之妙果,以梵语谓之悉地,为成就其妙...(一)指持斋半日,亦即破斋之意;盖持斋之法,宜以一日为定准,若仅持半日,则所持不全,与破斋无异。通常全日之斋法...(术语)对杀盗之恶法而言,止者持戒也,作者犯戒也。反之,对慈悲等之善法而言,则止者犯戒也,作者持戒也。...(一)华严宗所说行境十佛之一。依心而成佛,故称心佛。大方广佛华严经卷五十二(大一○·二七五中):“自心念念常有...亦名:造经像法意、如来出世有二益 行事钞·僧像致敬篇:“造经像法意者,如来出世有二益:一、为现在生身说法;二...(经名)十二部经之一。梵名优陀那Udāṇa,译曰无问自说。无问者,佛自说之,如阿弥陀经。大乘义章一曰:第五名为...【何故施】 p0706 瑜伽二十五卷十七页云:何故施者:或慈悲故而行惠施。谓于有苦。或知恩故而行惠施。谓于有恩...(仪式)谓代他烧香,或烧香之人也。...密教胎藏界曼荼罗十二大院之第十院。位于持明院下方。以虚空藏菩萨为主尊,故称虚空藏院。此院表悲智合一,包藏万德...梵名 Vasumati。音译作缚苏摩底。又作地慧。为文殊师利之使女,乃文殊五使者之一。(参阅“地慧童子”2314) p4321...普贤行愿品...阿难问事佛吉凶经...大宝积经卷第一 大宝积经卷第二 大宝积经卷第三 大宝积经卷第四 大宝积经卷第五 大宝积经卷第六 大宝积经卷第七 大宝...
我教比丘循方乞食,令其舍贪,成菩提道;诸比丘等不自熟食,寄于残生,旅泊三界,示一往还,去已无返。 这个地方是...
释迦牟尼佛在世时,有一天正坐在法座上给弟子们说法,有一个好像是怀孕的妇女来到了佛说法的地方,她手指着佛就骂:...第一日、大师开示云:念佛七以弥陀经中有: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问: 弟子家中供奉的佛菩萨圣像比较多。有东林寺请来的阿弥陀佛像、一大一小两张西方圣众来迎图、西方极乐世界依正...一、戒杀放生: 皈依佛法的人,要有慈悲之心。不能戒杀,他的慈悲恐怕要打上折扣了。我门在日常生活中,要学会与一...
很多时候,我们总是活给别人看,也在盯着别人怎么活。不断地揣摩着别人的想法,照顾着别人的情绪。 于是乎,我们习...
学佛,就是学得我们的心定,要发大心,立大愿,这必定要有定力,并非今天立愿,明天就到达,应该要有这份耐力,既然...
在学佛的过程中,绝对不可以单顾自己不顾家庭,那是不可以的。 当我们了解到佛法以后,要把家庭搞好,令大家和睦,...
退转
【佛光大辞典】
上篇:退缘 | 下篇:逃禅 |
羊车、鹿车、牛车。羊车是喻声闻乘,鹿车是喻缘觉乘,牛车是喻菩萨乘。这种譬喻是以羊鹿牛车所能运载数量的多寡,来...
天竺衣
悉地
半斋
止持作犯
心佛
经像流布之意
无问自说经
何故施
代香
虚空藏院
财慧
【大藏经】【注音版】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大藏经】【注音版】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大藏经】大宝积经

佛陀教诫比丘们如何舍贪

佛陀遭诽谤的因果故事
太虚大师《佛七开示录》
家中佛堂的佛像应如何摆放
积累功德福报的十件善事

这辈子请为自己而活

高僧斩断最后贪念逃过一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