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譬喻)无明能伤人,故以譬于病。止观六曰:无明为病渊源,中道为药府城。往生要集中末曰:佛是医王,法是良药,僧...指菩萨之五智,即:(一)通达智,即能觉梦而通达诸法之智。(二)随念智,即能忆持过去事而不忘失之智。(三)安立智,即...梵语 tathāgatajāna-dar?ana。指诸佛如来照见诸法实相妙理之知见慧解。此系二智中“一切种智”之用,故就智体而言...(名数)又作九品烦恼。即贪,瞋,慢,无明四种之修惑,就粗细而分为上中下等九品也。盖三界总有九地。欲界四禅及四...暴流有四,谓欲暴流、有暴流、见暴流、无明暴流。随流漂鼓是暴流义,随顺杂染故,初是习欲求者,第二是习有求者,后...涂灰,梵名 Bhasman。又作灰涂外道。或称兽主外道(梵 Pā?upata)、牛主外道。古代印度外道之一。即遍身涂灰,以苦...三乘共十地的第四位,相当于声闻乘的预流果。...梵语 yojana 之音译,巴利语同。意译合、和合、应、限量、一程、驿等。又作逾阇那、 逾缮那、瑜膳那、俞旬、由延。...(杂语)圣中之极。谓佛也。金鞞论曰:阿鼻依正,全处极圣之自心。毗卢身土,不逾下凡之一念。盂兰盆经疏新记上曰:...【愁叹苦懮恼】 p1244 瑜伽八十八卷三页云:由可爱事无常转变,悲伤心戚;故名为愁。由彼发言,谘嗟歔欷;故名为叹...如世尊说。有欲邪行者。于他女妇他所摄受。谓彼父母兄弟姊妹舅姑亲眷宗族守护。有罚有障。有障罚俱。下至授掷花鬘等...(印光大师校印本)...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佉罗帝耶山诸牟尼仙所依住处。与大苾刍众俱,谓过数量...大乘起信论序 扬州僧智恺作 夫起信论者,乃是至极大乘甚深秘典,开示如理缘起之义。其旨渊弘寂而无相,其用广大宽廓...一个禅师在讲禅:禅可以断除人的无明烦恼。 这时有一个人出来反驳说:我真不知道自己有烦恼。请问禅师,什么叫无明...
阿弥陀佛西方净土法门,三根普被,利钝全收,行持易而收效宏,为未法众生之解脱宝筏。 净土法门以信愿行为纲宗。若...
这些未来和现在众生在他所住的地方,在南方清洁之地南方是指光明的地方。地藏菩萨常常是在黑暗的地狱,南方是有光亮...以前曾简单地讲过贪、嗔、痴的嗔;嗔的害处是何其的多啊!嗔更是障碍我们修行的根本;我们经常说:一念嗔心起,百万...
昔日,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化。有一天,阿那邠邸长者前往佛陀住处,顶礼佛足后,恭敬地坐在一旁。佛陀问道:...
南北朝后魏时代,台山灵鹫寺,每到春天三月,依例举行无遮斋会,不论出家、俗家、也不分善男或信女、老的或少的、有...
简略地介绍六祖禅法,有三句口诀,这三句口诀,就是在《六祖坛经》里讲到的:我此法门,从上以来,先立无念为宗,无...一般人所认为的沟通协调,就是让别人接受自己,往往忘了体察别人真正的需求。例如,我有一个弟子,他在与人沟通协调...
何故施
【法相辞典】
【何故施】 p0706 瑜伽二十五卷十七页云:何故施者:或慈悲故而行惠施。谓于有苦。或知恩故而行惠施。谓于有恩。或爱或敬或信顺故、而行惠施。谓于亲爱。或为希求世出世间殊胜功德、而行惠施。谓于尊胜。由是因缘,故修惠施。
上篇:何相施 | 下篇:何处现观 |
(经名)一卷,西晋法炬译。为海八德经之别译。...
无明病
菩萨五智
佛知见
九品惑
暴流
涂灰外道
见地
由旬
极圣
愁叹苦懮恼
欲邪行者
【大藏经】【注音版】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大藏经】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
【大藏经】大乘起信论
无明的产生

净土法门实修之要径

供养地藏菩萨,所住的地方就能得这十种利益
化解嗔心的方法

供养贤圣获福广

持心如大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