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尼犍陀若提子等】 尼犍,此翻离系。肇曰:尼犍陀,其出家总名也,如佛法出家名沙门。若提,母名也。其人谓罪...贤者说法时所得之五种福德。即:(一)长寿,贤者宣说善法要义,令好杀之人闻法而止杀,故得长寿。(二)大富,贤者宣说...(术语)横增竖长也。胜鬘宝窟上末曰:增长者,横阔为增,竖进为长。...1、真实和虚妄。不假叫做真,虚假叫做妄。 2、真心和妄心。 3、因缘生的一切法,都是虚妄不实,叫做妄法,...Shangzuobu Qibulun 南传上座部佛教的七部论书,即《法聚论》、《分别论》、《界论》、《人施设论》、《论事》...(一)指悟界。觉性甚深,湛然如海,故称觉海。大佛顶首楞严经卷六(大一九·一三○上):“觉海性澄圆,圆澄觉元妙。...(传说)战遮婆罗门女,以木盂覆腹,诣佛所。于大众中,言是佛子。天帝化白鼠,咬断其绳而落木盂,大众大笑。...即菩萨十地中之初地,此为天台宗之说。为欢喜地之别名。据南本大般涅槃经卷十一圣行品载,修行者已得四念处,则住于...(术语)此道必得出离之妄见也。归敬仪中曰:还执出见,犹承爱种。...为关于僧制、清规之典籍。现已不存。东晋僧道安颇重视戒律,遂令竺佛念、昙摩持、慧常等译出“十诵比丘戒本”、“比...【奉教心】 p0826 瑜伽八十四卷四页云:奉教心者:无恼乱心,唯欲求解故。...瑜伽师地论卷第一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 瑜伽师地论卷第四 瑜伽师地论卷第五 瑜伽师地论卷第六 瑜伽师...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整理并注音。句读及注音仅供参考。特此说明。...悲华经卷第一 转法轮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与大比丘僧六万二千人俱,皆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问: 请问法师,临终往生与佛法学得好与坏有关系吗? 大安法师答: 这是一个比较概念上的问题。那佛法学得好与坏的...
史略 弥陀净土,源于晋代慧远大师,于庐山结白莲社,在阿弥陀佛像前立誓发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到了东魏昙鸾大师才...
第三段就正式讲到他破妄显真,看到药的总相。看第三段,即味开悟。 承事如来,了知味性非空非有、非即身心、非离身...我们的父母,是世间最大的福田,佛是出世间最大的福田。 以前佛在世的时候,有一年遇到饥饿灾荒,许多人都饿死了,...
小人乐闻君子之过,君子耻闻小人之恶。 此存心厚薄之分,故人品因之而别。 君子和小人,是中国人说不尽的话题。小人...
唐朝时,弥勒信仰盛行。玄奘大师晚年临终时,发愿往生兜率内院弥勒菩萨处,而且也成功了,这在《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
问: 九品往生中,下品分别要住胎多久才见佛? 大安法师答: 这个问题你只要读过《佛说观无量寿佛经》就会知道。首...
作为一个净土宗人,你可以每一天做一个清洁的功夫,就是你每天打坐都观想: 色毕竟空,无我无我所; 受毕竟空,无我...
齐己(梁江陵府龙兴寺)[《宋高僧传》卷第三十]
【历代名僧辞典】
释齐己。姓胡。益阳人也。秉节高亮气貌劣陋。幼而捐俗于大沩山寺。聪敏逸伦纳圆品法。习学律仪而性耽吟咏。气调清淡。有禅客自德山来述其理趣。己不觉神游寥廓之场。乃躬往礼讯。既发解悟都亡眹迹矣。如是药山鹿门护国。凡百禅林孰不参请。视其名利悉若浮云矣。于石霜法会请知僧务。梁革唐命天下纷纭。于时高季昌禀梁帝之命攻逐雷满。出渚宫已便为荆州留后。寻正受节度。迨乎均帝失御河东庄宗自魏府入洛。高氏遂割据一方。搜聚四远名节之士。得齐之义丰南岳之己。以为筑金之始验也。龙德元年辛巳中。礼己于龙兴寺。净院安置给其月俸。命作僧正。非所好也。其如闲辰静夜多事篇章。乃作渚宫莫问篇十五章。以见意。且侚高之命耳。己颈有瘤赘时号诗囊。栖约自安破纳拥身。枲麻缠膝。爱乐山水懒谒王侯。至有未曾将一字容易谒诸侯句。为狎华山隐士郑谷诗相酬唱。卒有白莲集行于世。自号衡岳沙门焉。
上篇:智宣(梁泉州)[《宋高僧传》卷第三十] | 下篇:无迹(后唐灵州广福寺)[《宋高僧传》卷第三十] |
亦名:与欲清净 子题:欲应僧体清净通假用、时集、非时集、欲而非净即不足数、净而不欲即是别众 羯磨疏·集法缘成篇...
尼犍陀若提子等
说法五德
增长
真妄
上座部七部论
觉海
天帝化鼠
堪忍地
出见
僧尼轨范
奉教心
【大藏经】瑜伽师地论(100卷)
【大藏经】【注音版】朝时课诵
【大藏经】悲华经
临终往生与佛法学得好坏有关系吗

各宗要略——净土宗

药王药上菩萨因尝药而开悟
一钵饭,佛都不能消受,唯有父母能消受

小人乐闻君子之过

玄奘大师最后魂归何处?

下品三生分别要住胎多久才见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