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无上丈夫】 p1063 法蕴足论二卷四页云:无上丈夫者:如世尊言:所有有情,无足,二足,四足,多足,有色,无色,...禅林中,执掌全寺收支之职者,一月一结算,作成表格,称为月单。[禅林象器笺卷十六簿券门] p1465...亦名:亡人物嘱授成否之相、亡僧物嘱授成否之相、亡五众物嘱授成否之相、嘱授亡物成否之相 资持记释云:“生存属己...【施物圆满】 p0859 杂集论八卷七页云:云何应知施物圆满?谓所施财物、非诳诈得故,所施财物、非侵他得故,所...【舍置记问】 p0974 集异门论八巻十四页云:云何应舍置记问?答:若有问言:世间常耶,无常耶,亦常亦无常耶,非常...(术语)含藏大悲功德之禅定也。佛菩萨住于此三昧而起大悲。...(人名)唐嵩岳破灶堕和尚,不称名氏,言行难测,奉事嵩岳慧安禅师,号为老安。山坞有庙,甚灵,殿中唯安一灶,烹杀...八圣道支所缘境者,谓即此后时四圣谛如实性,由见道后所缘境界,即先所见诸谛如实性为体故。 道支自体者,谓正见、...(术语)眼能照物,能称于实,故曰实眼。是五眼中之佛眼也。胜鬘经曰:佛为实眼实智。...(流派)佛心宗之略,禅宗也。禅源诸诠下曰:所传心宗,实贯三尊。...【身恶行】 p0675 如三恶行中说。 二解 集异门论三卷十二页云:身恶行云何?答:断生命,不与取,欲邪行。...晚课蒙山施食仪...优婆塞戒经...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城鹫峰山顶,于最清净甚深法界,诸佛之境,如来所居。...
现前一念心性,在观察的过程当中,有两个重点:第一个你要成就离一切相;第二个要成就即一切法。在我们的菩萨道当中...
中国传统文化历来追求一个善字:待人处事,强调心存善意、向善之美;与人交往,讲究与人为善、乐善好施;对己要求,...在中国古代历史上,老子被认为是具有素食思想的代表人物之一。但有关老子素食思想的文献并不多,反倒是纪录他哲学思...
净土宗祖师们传承的第三个特点就是注重戒律! 念佛求生一法虽然仰靠阿弥陀佛的愿力,但是中国净土宗祖师,在这样的...
皈依佛、法、僧的弟子,是为了求解脱,求解脱是为了自在。不是说皈依三宝,入了佛门,还在争闲气,还在争人我、争是...每临大事有静气。这是晚清两代帝师翁同龢教导弟子时所言,他认为:自古以来贤圣之人,越是遇到惊天动地的大事、险事...问: 超度亡人为什么念经? 答: 超度的时候念经,是超度亡人渡过苦痛之海,而到于无苦难之境地。这个意义比世间追...接着再谈到助念存心的问题。我们应该要存感恩的心,就是感恩临命终的人他亲自以生死的痛苦来帮助我提起正念。是他为...
奉教心
【法相辞典】
【奉教心】 p0826 瑜伽八十四卷四页云:奉教心者:无恼乱心,唯欲求解故。
上篇:具杜多行与具净戒行差别 | 下篇:奉施制多福 |
又名神通乘。乘真言之教法而到达佛地,故名真言乘。因其教法很快就能令人成佛,故又名神通乘。...
无上丈夫
月单
亡物嘱授成否之相
施物圆满
舍置记问
大悲三昧
破灶堕
八圣道支
实眼
心宗
身恶行
【大藏经】【注音版】晚课蒙山施食仪
【大藏经】【注音版】优婆塞戒经
【大藏经】金光明最胜王经

情绪变化多端,心中一定藏了很多相状

播种善良,才能收藏希望
老子的素食思想

净土宗祖师对戒律是非常重视的
